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昆明的太阳天文有较长的历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40年代,当时的国立天文研究所在凤凰山上曾用海尔分光镜进行过太阳单色光目视观测,也作过太阳黑子观测。还从昆明派出过远征队到甘肃临洮观测日全食。总的来说,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个阶段没有取得很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熊湖太阳天文台的1.6 m口径的新太阳望远镜(BBSO/NST)的成功运行,太阳观测已经进入了优于O.1″的高分辨率时代.这有助于详细分析单个曰冕加热事件,从而为日冕加热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原始的高分辨率的观测证据.利用NST所获得的在中性氦10830 A谱线、氧化钛7057 A谱线和H_α蓝翼(-0.7A)高分辨率成像观测数据,结合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上搭载的大气成像仪(SDO/AIA)和曰球磁场成像仪(SDO/HMI)同时观测到的极紫外和纵向磁场成像数据,分析了源自太阳米粒间通道的两个小的曰冕加热事件(磁环增亮)中的磁场演化.发现:这两个增亮磁环的足点都处于磁场中性线附近的一侧,一个磁环的足点伴随着一个小的纵向磁场单元的消失和两个米粒之间新形成的连接;在另一磁环的足点伴随着纵向磁场的微弱变化和一个米粒的破碎.据此,倾向于认为发生在太阳米粒之间底层大气的重联同时产生了高温和低温物质的外流.同时指出高分辨率和高偏振测量精度的光球磁场观测对于最终解决曰冕加热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供了八○年二月十六日在昆明观测到的太阳色球层的日全食掩食过程。文中给出太阳可见面上各活动对象(包括黑子、谱斑、暗条、日珥等)的月掩时间,它们是射电观测、电离层观测以及日全食各项光学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天文台丽江高美古和昆明的大气视宁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云南天文台昆明凤凰山和丽江高美古两地点的大气视宁度。利用云南天文台于1994年建立的3孔较差视宁度监视仪(3孔DIMM),对这两个地点的视宁度对比观测。还利用云南天文台的1米望远镜所得到的视宁度与3孔DIMM所测的视宁度进行对比。1米望远镜和3孔DIMM同时观测了7个晚上,各取得308组数据,它们的视宁度平均分别为0.90〃和0.84〃。还讨论了3孔DIMM采用不同曝光时间对视宁度测量值的影响,从实验得出3孔DIMM采用20ms曝光比采用8ms曝光所测视宁度的值要好15%左右。从1995年5月-1996年12月,对丽江高美古和昆明凤凰山二地进行了视宁度的对比观测。在高美古和昆明分别观测了234夜和256夜,观测结果是两个点的视宁度平均;丽江为0.70〃,昆明为0.95〃,同时也统计了两个点的月平均视宁度和最好夜的视宁度,并讨论了两地视宁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拉格朗日点是以著名的法国科学家拉格朗日的名字命名的空间中的几个点,也被称为太空中的天平点。它存在于两个大的天体之间,由于受到两个天体的重力影响,位于这一点上的小型物体可以相对保持平衡,不需要动力推进以抵挡引力作用。在每两个大型的天体之间,比如太阳和木星、地球和月球之间.理论上都存在5个拉格朗日点,利用拉格朗日点的原理,科学家们就有可能制造出不需要能源动力的太空船和空间天文观测台。  相似文献   

7.
方成 《天文学进展》1989,7(4):265-275
本文就近年来太阳物理前沿课题中以下5个方面的主要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1)太阳观测仪器;(2)耀斑物理研究;(3)太阳磁场的观测和研究;(4)太阳上各种振荡的观测和研究;(5)太阳活动周期的研究。此外,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用南方基地云南天文台太阳差分像运动视宁度监测仪和美国国立太阳天文台的太阳闪烁仪 ,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老鹰地红外太阳塔选址点进行的对比观测 ,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视宁度测量方法的原理 ,对观测的初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白日视宁度监测仪和在抚仙湖的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导了用南方基地云南天文台太阳差分像运动视宁度监测仪和美国国立太阳天文台的太阳闪烁仪,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老鹰地红外太阳塔选址点进行的对比观测,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视宁度测量方法的原理,对观测的初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外太阳塔抚仙湖老鹰地选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红外太阳塔抚仙湖老鹰地选址点的初步观测结果以及白日视宁度监测仪-“太阳差分像运行监测仪和闪仪的原理结构及用这两套仪的抚仙湖老鹰地红外太阳塔选址点进行的对比观测实验。  相似文献   

11.
1958年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联合观测仍继续进行,参加联合观测的除了原有的南京、佘山、昆明、青岛外,自1958年10月起北京天文台筹备处也参加联合观测.各台站1月—9月的观测资料由宁台集中整理,并按太阳自转周每周对外发布一次.10月—12月的资料则改由京台集中整理,仍按太阳自转周每月对外发布一次.现综合1958年的观测资料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宇宙信息     
转动黑子触发超级太阳耀斑 五个转动黑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近5年来观测到的最大的太阳耀斑。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对这个耀斑区进行了5天的观测。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太阳系由一颗恒星、八颗行星以及各种小天体组成。不过,太阳附近的大多数恒星却是双星系统。如果它们有行星,那么,从那些行星上看来,天上将会有两个“太阳”。甚至还有的是三合星、四合星、五合星,乃至更多恒星组成的系统。观测表明,太阳附近超过三分之二的恒星处在双星或多星系统当中,  相似文献   

14.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计划于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作为ASO-S的有效载荷之一,具体包括莱曼阿尔法全日面成像仪(SDI)、日冕仪(SCI)以及白光望远镜(WST) 3台科学仪器和2台导行镜(GT),其主要目标是在多个波段对太阳上的两类剧烈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高分辨率观测.为了实现这一观测目标, LST所有仪器的观测模式中均包含了一种针对爆发事件而设置的爆发模式.该模式下, SCI将以更高的频率进行图像采集, SDI和WST则以更高的频率对爆发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测试结果表明,观测图像经过中值滤波、像元合并处理后,可以通过监测图像各像元亮度的相对变化提取爆发事件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将为LST观测模式间的相互切换提供重要电子学输入.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九年八月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二室与云南天文台射电室合作在昆明进行了国内首次声光型射电频谱仪实验。实验旨在探索利用国产声光器件进行太阳射电动态频谱观测的性能、为建立太阳射电频谱观测准备条件。并为进一步发展星际谱线观测手段摸索经验。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实验的构思,进行情况及一些初步的结果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夏寒 《天文爱好者》2014,(11):40-44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是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一颗天文卫星,专门用于观测太阳。2010年2月11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10点23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按规划它将在太空中工作5年3个月。此空间观测设备的各个部件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依据过去的经验,很可能工作更长时间,为此,它携带的消耗品可维持正常工作10年。这颗天文卫星的主体由美国戈达德空间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GSFC)研制,它在太空的运行也由该中心操控,但是,其携带的三组观测设备由其他三个不同单位研制。  相似文献   

17.
用我台2.84和9.395GHz两频率上的总辐射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资料,我们对1980年9月8日5点23分(世界时)所出现的一次太阳射电爆发,进行了简单分析,从而获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镇附近发掘出距今约4000年的最早观象台兼祭祀台遗址,它是由观测点、夯土柱和柱间狭缝组成,用于观测日出方位变化,确定回归年长度来制订历法。模拟观测结果表明,位于东南和东北的二狭缝可准确测定冬至和夏至日期,而此二狭缝之间有10个土柱,应象征着视太阳向北和向南每位移一个土柱为一个节气。由此推之,帝尧时的历法特征是将一岁分成20个节气的阳历,上古时的阴阳五行历即十月太阳历是源于它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1978年12月-1979年2月我们在本台太阳观测区对地面不同高度所进行的温度脉动测量和太阳光学观测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地点是一个良好的太阳光学观测地点,适合建立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观测室。详细结果见表Ⅴ(二)、Ⅵ(二)。通过对上述两项观测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塔体的高度为15m。此外,在本观测期问对该地点的太阳宁静度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详见4.资料的分析与比较)。最后,对我们进行的这项工作及今后太阳观测点的选址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1 m红外太阳望远镜多通道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系统中实现多个波段太阳图像的同步高分辨率统计重建,需要1 m太阳望远镜多个观测通道图像采集系统同步。研究了如何采用CCD相机外触发工作模式、计算机PCI总线硬件中断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时间相结合实现1 m太阳望远镜多个观测通道图像的同步采集,并在现有的Hα和Ti O两个成像观测通道上搭建实验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波形时序测试,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实验证明本文所采用的这一数据同步采集技术能满足1 m太阳望远镜多个观测通道图像的同步采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