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太空之旅     
2003年12月初,我到李元先生家取稿。李先生将写好的文稿及相关图片交给我之后,很高兴地说:"小张,今天我要送给你一本很好的书。"当时我的"谢"字还未说出口,李先生就从书桌上拿起一本印装非常精美的杂志,递到我的手上,说:"瞧,就是这本太空美术专辑--太空之旅。由《幻想》杂志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每次到李元先生家去拜访,总会为老先生家丰富的天文藏品而目不暇接。同时也为老先生沉醉于斗室书海之中而好生羡慕之心。于是也每每情不自禁地对先生说,您这一方斗室。可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啊!李先生每次到编辑部来,也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精美的礼物,如国外刚出版的天文画册、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市面难得一见的书刊史料……当然。聆听老先生讲述一些天文界的历史典故、奇闻趣事,也总觉收益颇丰。下面十二张天文明信片。就是李先生带到编辑部的一份礼物。颜色和谐明亮,构图洗炼俏皮。既富古朴之韵。又不乏时尚元素,刊登出来,与诸位共享。该套明信片是美国盐湖城汉森天文馆于1972年发行的,全套共48张。  相似文献   

3.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从《天文爱好者》编辑部退休已经2年多了。不经意间,又迎来了纪念本刊出版300期的大喜日子。此时此刻,更引发了我对编辑部深深的怀念。1978年~1984年,我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做文字编辑7年,1992年~2002年,我又担任杂志社社长兼任编辑部常务副主编11年。到2003年9月退休,前前后后我在编辑部工作了整整20年。人生共有几个20年?一个人一生又能工作几个20年?所以,《天文爱好者》杂志早已成为我生命当中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辑部的那一年年一月月,都是我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回忆;与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4.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5.
"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作为一位地质学家,欧阳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对天上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6年对吉林陨石雨做了成功考察。1994、1995年提出了我国的月球探测方案。最近,欧阳先生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一个人,我是研究地球的,后来走到了月球的身边。我对月球探测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现在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对我一生都是极大的鼓励和欣慰,我感到比什么都满足。"谈到月球探测的第二次计划时,欧阳自远先生说:"我们要做许多观测,是别人没做过的。我们的月球探测一定要有创新,一定要有特色,一定要做出高水平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6.
廖庆齐──香港太空馆创始人李元当此香港回归祖国之际,著名的香港太空馆也将成为中国科学普及场馆中的一颗明珠。我愿以最喜悦的心情来书写廖庆齐先生的光辉事迹。他是香港太空馆的创始人和首任馆长。《天空和望远镜》的封面《天空和望远镜》(Sky&Telescop...  相似文献   

7.
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建成时,老馆大厅的天顶绘有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吴作人、艾中信先生创作的大型天顶壁画《中国古代天文神话》。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壁画被毁,没能成为文物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8.
惊悉世界著名天文学家霍伊尔不幸于2001年8月20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我情不自禁地想写一篇悼念他的文章。从我刚学天文时,就知道了霍伊尔的大名和他的稳恒态宇宙学说。80年代初,我在英国皇家爱丁堡天文台进修,图书馆里霍伊尔的著作到处可见,其中有论文、专著和科普读物。于是,我萌生了翻译一部他的大作的想法。回国后,我与上海天文台的赵君亮一起,翻译了  相似文献   

9.
2003年第一期杂志的出版正赶上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辞旧迎新之际,请允许我在这里代表《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全体同志,代表北京天文馆东西两馆的全体职工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给各位天文爱好者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天文爱好方面有更多的进展和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不到美国不算出国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是1980年,那时出国的人很少,把国外看得很神秘,刚到英国时,一切都感到新鲜。在英国,我们一般都住在私人家里,彩电、冰箱、洗衣机,样样令人羡慕。记得我第一次用到洗碗用的洗涤灵,还在给家人的信中描述了一番。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听到了另外的声音,英国人抱怨和中国人打交道不容易,他们既不像日本人那样擅长行贿,又不像美国人那样趾高气扬,全用“尖头鳗”(英文“绅士”)的方式可行不通。当时的驻英大使是黄华,他在批评某些中国人时说了一句气话“到了英国还不知足,不到美国不算出国,那我也没出过国”。我才知道,原来美国比英国还先进!  相似文献   

11.
3月15日下午3时许,我们迎来了澳大利亚诺斯科特中学访问团。他们一行50多人,参观了我校天象馆。我首先向他们介绍了天象馆的情况:天象馆于2000年建成,主要包括天象厅和天象仪两部分。其中天象厅是由内径10m 的球形天幕构成,可容纳120名观众观看节目。天象仪是S-10A 型,并配备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演示5.7等以上的恒星3500余颗,星云星团6个,同时可以演示银河、太阳、月球、五大行星。  相似文献   

12.
踏上岛国我刚到皇家爱丁堡天文台时,它的国际知名度似乎并不高,表现为来访的著名天文学家不是很多。但是,朗盖尔接任台长之后,极力打造学术氛围,引入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使天文台的知名度蒸蒸日上。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的广告不拘大小,都张贴在醒目之处。第二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天文会议的召开引起了我的兴趣。时间是1981年8月24~29日,地点是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以来,我静下来时,常浮现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语,还联想孔老夫子在河边曾感叹人生短暂要倍加珍惜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言。这主要是因不久前(准确地说在4月30日),我们杂志社的常务副主编李芝萍退休了,她是1979年初由北大毕业分配来这里工作的,算起来她在编辑岗位上整整干了二十八年。4月28日那天中午,编辑室的各位同仁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便餐,欢送她光荣退休,席间大家情谊浓浓回顾往事,  相似文献   

14.
2000年5月,我从海淀科技馆调动到编辑部工作。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每当回忆起来,心头充满感激与温暖。编辑部主任温学诗老师,亲切地教我如何开辟新栏目,如何编辑文章,如何编排设计彩页,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好展板;李芝萍老师用行动告诉我如何把工作做在前面,如何踏实、认真、敬业地工作,突出的事例是在孩子生病时,她没有耽误一天工作;李良老师常常给我讲述他的经验与体会,鼓励我做一名出色的编辑;朱晔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根本上保证了全国人民更加旗帜鲜明,信心百倍地向21世纪迈进。这使我想起了为纪念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而建立北京天文馆的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筹建计划喜逢良机1951年11月,我在北京见到了吴晗副市长,向他面陈了我对建设北京天文馆的设想,并请他给予支持。吴副市长主管北京市的文教工作,对建立天文馆极为热心,他要我尽快把筹建计划写好以便推动此事。1952年7月我写成了《关于建立北京假天馆(天文馆)的计划》,由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台长带京面呈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兰可桢两位副院…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17.
“张秉昌科普美术50年回顾展”2009年10月21日在北京天文馆A馆东厅举办。 10月21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天文馆A馆门厅举办了“张秉昌科普美术50年回顾展”开幕式及作品捐赠仪式。来自北京天文馆、北京美术家协会、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领导、职工和张老的同学与朋友以及新闻记者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趣味     
最近,香港太空馆邀请香港天文学会再次为两者在1985年和1997年合作出版过的《彗星》一书出第三版。在参与写作的过程中,“彗星的发现”一章算是手到擒来,但“彗星轨道动力学初探”一章,却有点苦不堪言,然而思考的过程,却又快乐无比。最重要的,是令笔者明白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差不多先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27日下午4时许,蒙古国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及夫人一行五十余人光临北京古观象台。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对北京观象台仰慕已久,此次刚到北京,一下飞机就兴致勃勃来此参观。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等热情地接待了总统一行。朱进馆长为蒙古共和国总统及夫人热情、  相似文献   

20.
两星期后,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当我走下火车时,没有想到有很多人来接我。过去,也常有人到车站接送,都是些熟悉的亲戚朋友。这次可不同,除了李元,其他人我都不认识。有科学院、中国科协的领导和一些年轻人。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真有种“走马上任”的“官”感觉。翌日,到科学院向两位院长报到后,正式开始筹建工作。我住在北魏胡同的科学院招待所,那时中国科协和科学院都在文津街办公,早有人为我在那里安排了办公室。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吃午饭时人最多,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煞是有趣。有一天,一位女青年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那天在车站接到你以前,我们猜想你一定是西服革履、戴金丝眼镜。很严肃,不苟言笑,说话摇头晃脑、慢吞吞的。”她还表演起来,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和年轻人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