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6世纪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是世界天文学历史上的一颗超级巨星。在短短56年的一生当中,他做了大量的天象观测工作,观测精度在当时首屈一指。他留下的宝贵观测资料,成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虽然第谷离开这个世界已经400多年了,但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天体却在太空永远闪耀。  相似文献   

2.
第谷环形山     
第谷环形山图1第谷环形山及其附近地区这是月球表面最著名的环形山之一。它位于月球南部的山岳地带,中心的近似位置为:43os,11”W。第谷环形山是人们观测得最多的环形山之一,直径约85公里,深4850米左右。环形山底部有比较复杂的中央峰群,高达1600...  相似文献   

3.
1597年3月15日,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在汶岛做了最后一次天文观测,就永远告别了他曾经生活工作过二十一年的传奇小岛。第二年,他完成了《新天文仪器》(Astronomae instauratae mechanica,1598)一书,用文字和插图,记录了曾在汶岛天堡和星堡两座天文台中使用过的17件天文仪器。其中有一幅关于墙式象限仪的插图。墙式象限仪是第谷最常用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它安装在一面正南北向的墙上,黄铜制成的四分之一圆周,半径超过6英尺,刻度精确到10”。圆弧上装有一个观测天体用的瞄准器,左侧(南面)墙壁上有一个观测孔,瞄准器正是通过这个观测孔来观测天体的高度。圆弧内,第谷在象限仪旁,手指观测孔,脚下趴着忠实的猎犬,他身后墙上壁龛里,陈列着一个精巧的天球仪,壁龛两旁,分别挂着赞助人——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erickII)和王后索菲亚(Sophia)肖像。  相似文献   

4.
1609年,开普勒在确定地球轨道、获得面积定律以后,要进一步研究火星运动。当他用第谷的10个观测数据来模拟一个火星的偏心圆轨道时,发现出现了8′的误差。开普勒坚信第谷的观测资料不可能存在这样大的误差,看来问题出在把火星轨道看作偏心圆。  相似文献   

5.
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的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的观测特征和天体测量特征,依巴谷卫星在短期内同时测定大量高精度的恒星位置,自行和视差等五个天体测量参数以及星等和色指数,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为建立高精度的光学参考系,为研究恒星的起源,演化,分布,质量,大小和光度等,为研究双星和聚星的分布和运动,为研究星系运动和星系动力学提供了大量的高精度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钱德拉”拍摄的第谷超新星遗迹。在遗迹的左下部有一个X射线发射弧(蓝色)。一些证据表明,这个弧形结构可能源于一颗白矮星爆炸后,将伴星表面的物质吹离时所产生的激波。  相似文献   

7.
天文软件 红移(http://www.redshift.maris.com/index.php3)欧美最流行的天文软件,最新版本是红移4。该软件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模拟出从公元前4700年到公元9999年在太阳系任何一个角落可以看到的星空。其中包含了第谷2和依巴谷星表提供的暗至11等的所有250万颗恒星的数据;4M和哈勃指导星表更是包括  相似文献   

8.
对天文学家而言,来自于遥远天体的星光是他们探索宇宙之秘的最重要资料。最近,通过对超新星爆发后的“回光”的观测,德国、日本和荷兰的天文学家们联手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星空考古”首次确认了437年前爆发的第谷超新星的真实身份,揭开了这个长达数百年之久的谜团:原来它的前身是一颗白矮星,死亡时变身为一颗Ia型超新星(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12月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开普勒及行星运动三定律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生于德国南部一个小镇——威尔。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四岁时的天花在脸上留下疤痕。他的父亲早年弃家出走,母亲脾气很坏,他14岁时出了一场天花,从此眼睛受到很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在脉冲星发现以前 ,就有科学家预言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千颗以上的脉冲星 ,可是自 1 7世纪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 ,还没有在银河系中发现一次超新星爆发 ,仅仅是从古代的观天记录中确认了八九次超新星爆发。1 967年发现脉冲星后不久 ,相继在船帆座超新星遗迹和蟹状星云中发现脉冲星 ,这极大地支持了中子星源于超新星爆发的理论 ,也解决了蟹状星云能源之谜。但是 1 572年爆发的第谷超新星和 1 667年的仙后座超新星都比蟹状星云超新星年轻得多 ,在它们的遗迹中却怎么也找不到脉冲星。目前银河系中已发现近 2 0 0个…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超新星遗迹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河系内历史性超新星"回光"(light echoes)的观测是研究年轻超新星遗迹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回光"进行观测,可以确认其前身星的物理特性,揭示恒星晚期演化过程和其星周介质的三维空间分布。历史性超新星直接"回光"极其暗弱,对其探测最近几年才因新技术的应用而得以实现。综述了河内超新星遗迹包括仅有的已探测到回光现象的两颗年轻超新星遗迹——第谷(SN1572)和仙后座A(CasA)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地理解Ⅰ型和Ⅱ型超新星的性质,区别两类超新星的爆发机制,加深对超新星的核合成、重元素合成、星系形成和演化、暗能量等的了解。讨论了利用回光观测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事聚焦     
日期内容爪拼二12月7日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诞辰(1905)“轨道天文台2号,,发射(1968)12月11日美国杰出女天文学家坎农诞辰(1 863)作为“阿波罗计划”谢幕行动的“阿波罗17号”登陆月球(1972)。宇航员安装了核动力科学实验站,进行了热流实验、月震测量、月球大气成分检测等多项研究。12月12日美国宇航局在肯尼亚的圣马尔科发射了第一颗专门用于观测X射线的卫星,那一天正值肯尼亚独立日,所以卫星用斯瓦希利语的“自由”一词—“乌呼鲁”命名,乌呼鲁巡天三年,发现了300多个X射线源。12月14日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诞辰(1 546)“水手2号”掠过金星…  相似文献   

13.
罗斯庄园的巨镜威廉·帕森斯是一位贵族出身的业余天文学家。1800年生于英国约克,22岁毕业于牛津大学后进入议会工作,41岁时承袭了他父亲的领地和爵位,成为第三代罗斯伯爵。1845年被爱尔兰选入上议院。他从政之余,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天文学。他一心想磨制...  相似文献   

14.
蔡章献把一生献给天文事业,今年他虽已是75岁的高龄,但他仍在为发展天文科学,为天文科普教育工作忘我地耕耘着。一年多以前,我和他再一次相逢在苏州,畅谈天文和宇宙,都愿为祖国天文事业发挥余热,再作贡献。在台湾的报刊上,蔡章献的名字并不陌生:《民生报》称他...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尽可能多的样本进行尽可能多的观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统计规律。不夸张地说,天文学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一部巡天史。所谓“巡天”,就是对特定的目标天区或全部可见天区进行有目的的仔细巡查。这个看上去笨拙朴素的方法,恰恰是人类与宇宙对话的最佳途径。从第谷的肉眼观天到赫歇尔开创恒星天文学,从皮亚齐发现第一颖小行星到汤博邂逅冥王星,从声名赫赫的SDSS(斯隆数字巡天)到正在实施的“盖娅”(Gaia)计划,尽管目标大小不同、手段有高下有别,但是这些名留青史的天文学家和项目组付出了巨大艰辛所做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翻来覆去地一遍遍对宇宙进行各种普查,而我们今天获得的几乎所有天文知识也正来源于这样的普查。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刚刚接手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工作之际,认识了山西的贺宪恒同志。那时大家都叫他“小贺”,而我一直叫他贺老师。现在想来,认识贺老师的近20年来,他一如我们初见:身材不高,永远的蓝制服外衣,脚蹬一双布底鞋,清瘦的脸上大大的眼睛里永远带着微笑。今天想来,这微笑依然是那么年轻,以至于直到他去世才知道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17.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和天文学家,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早亡,家境贫寒。祖父祖母对他管教很严,使他从小养成了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格。 公元94年,年仅16岁的张衡长途跋涉去当时最繁华的学术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市)求学,他不畏艰辛,考察了沿途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民俗民风,眼界益开,学问大进。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武昌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原副站长徐世忠老师,因患肺癌,治疗无效,于2004年元月4日凌晨4时与世长辞,享年68岁。我们为失去一位良师益友而哀悼。 徐世忠老师1935年生,武汉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他的同学如李启斌、吴守贤等都是当代知名的天文学家,他却在参加工作仅一年即被打成右  相似文献   

19.
惊悉世界著名天文学家霍伊尔不幸于2001年8月20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我情不自禁地想写一篇悼念他的文章。从我刚学天文时,就知道了霍伊尔的大名和他的稳恒态宇宙学说。80年代初,我在英国皇家爱丁堡天文台进修,图书馆里霍伊尔的著作到处可见,其中有论文、专著和科普读物。于是,我萌生了翻译一部他的大作的想法。回国后,我与上海天文台的赵君亮一起,翻译了  相似文献   

20.
约翰·道布森(JohnDobson)先生是鼎鼎大名的"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者。他所倡导的"路边天文"(Side-walk Astronomy)活动在北美洲全境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天文爱好者》杂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介绍过他和他的路边天文(详见1984年第五期)。我们有幸在 IAU 启动2009国际天文年之际独家采访了这位现居美国旧金山的92岁高龄的传奇人物。在此,特别感谢负责联络的Donna Smith 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