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福州市空气质量日预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空气污染预报是建筑在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福州市1995-1997年地面气象预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温度、气压、风、湿度、大气稳定度、降水等)分布规律,建立气象预报指标及统计预报方程,在1999年2-8月进行福州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等级试预报。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模式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等级预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徐进  李余华 《云南地质》1993,12(1):31-33
(一)前言在元江岔河,三叠系覆盖层之下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面积约50km~2。以往的地质资料将其对比为昆阳群黑山头组,八十年代后期,省地质科研所和西南有色三一三队认为应将其对比为大红山群。近年来,笔者等对岔河变质岩系剖面进行系统的伽玛能谱测量,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对其放射性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与标准的大红山群和黑山头组进行对比,结果是岔河变质岩系与黑山头组确有较大差异,应该相当于大红山群。  相似文献   
4.
王成  陈富龙  周伟  余华芬  吴迪 《遥感学报》2021,25(12):2381-2395
针对永久散射体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SAR Interferometry)算法流程的局限性,本文立足差分雷达干涉预处理和时序微变反演性能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解空间的PSInSAR序贯处理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新SAR影像无缝嵌入,避免时序PSInSAR整体数据处理流程溯源,实现微变参数的准实时更新。研究以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及其200 m缓冲区赋存环境为示范,基于2015-01—2018-02的32景降轨Cosmo-SkyMed条带影像,开展传统PSInSAR方法与优化解空间PSInSAR序贯方法形变反演与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解空间优化的PSInSAR序贯方法简化了差分干涉流程,通过解空间搜索机制和结构改进,降低了算法时空复杂度,实现了未知参数求解约10倍效率提升。通过形变场精度交叉验证,发现两种方法形变估计结果吻合(总体误差在0—1 mm),证实了PSInSAR序贯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并揭示其在遥感大数据时代文化遗产高精度、准实时微变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中有机碳、生物碳酸盐和生物硅等生源组分的埋藏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古生产力的控制,常常被用作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本文利用TOC、生物硅及CaCO3等生源组分探讨冲绳海槽中部DGKS9604孔(28°16.64'N,127°01.43'E;水深766m;柱长10.76m)距今28ka以来陆源物质输入和古环境演化对海洋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风较强的末次冰期晚期(28~22kaB.P.),长江直接输运大量的陆源营养物质进入冲绳海槽,古生产力较高;在末次盛冰期(LGM,22~18kaB.P.),虽然河口距离海槽区更近,但大陆流域降水匮乏,河流人海径流量偏低导致海槽陆源营养物质明显减少,生产力降低,表现在生物硅和有机碳堆积速率明显降低;冰消期早期生产力与末次盛冰期相比并未明显降低,此阶段气候回暖,大陆流域降雨增加,陆源物质输入相对较高.全新世早期,古生产力快速下降,既反映海平面降低,陆源物质输入减少.还可能与冰消期寡营养盐的黑潮在海槽加强有关.DGKS9604孔CaCO3含量及堆积速率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有机碳和生物硅相反,表现为末次冰期晚期低.冰消期以来逐渐升高,一方面反映陆源物质输入的稀释作用;另一方面与黑潮加强致使钙质生物生产力增强有关.此外,15~7kaB.P.期间CaCO3含量及其堆积速率有几次明显降低,可能对应黑潮减弱、陆源冲淡水较强的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6.
运用1N HCl对冲绳海槽中部西陆坡DGKS9604孔沉积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酸不溶相组分,利用ICP-AES分析常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主要氧化物与Al<,2>O<,3>的比值以及氧化物通量在垂向上呈规律性变化,反映了近30ka以来的元素地层以及沉积古环境对沉积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30~22 ka、17.8~11.8 ka、7~3.5 ka和2ka B.P.以来氧化物通量高于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早期.主要氧化物组成记录了7.4 Cal ka和25.8 Cal ka B.P.两次火山事件;因子分析揭示钻孔中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沉积物源、热液活动、沉积动力环境及火山活动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用箱式和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得的岩心中 ,浮冰碎屑成分和分布可以为重建北冰洋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洋流分布格局提供有用的信息。 2 0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有关北冰洋冰筏、沉积物组成和浮冰碎屑物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砾级范围内。 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细粒的浮冰碎屑成分及其物源 ( >2 50μm或2 50~ 3 0 0μm)。由于冰川冰山所携带和沉积的主要是粗粒浮冰碎屑 ,所以本次研究的重点为大于 2 mm的砾级碎屑。在现今的北冰洋 ,控制海冰和冰川冰山运动的表层洋流主要是美亚海盆中顺时针波弗特涡流和欧亚海盆中东向的绕极漂流。Bischof和Dar…  相似文献   
8.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陆架边缘,具有较快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其中蕴藏着关于陆地、海洋及其相互作用的丰富信息,它是东海从第三纪到全新世有连续沉积的惟一地区,记录了东海完整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近10多年来在冲绳海槽开展了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古海洋研究,作者旨在对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合分析东海陆架南部EA05岩心上部30 m的岩性、有孔虫丰度和一些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该段岩心的气候地层划分。该段岩心可依次划分为末次盛冰期(30~11.85 m)、冰消期(11.85~5 m)和冰后期(5~0 m)地层。末次盛冰期时气温低,研究区水深浅,沉积物中有孔虫丰度很低,且大多数热带浮游有孔虫种属消失,此时陆源物质输入量较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高,黑潮对东海陆架南部影响小。随着冰消期以来气温回升,海面上升,研究区水深增大,岩心中有孔虫丰度急剧增加;陆源物质输入量减少,沉积速率降低。大约在16 ka B.P.左右,黑潮重新开始对东海南部陆架产生影响。在EA05岩心的6~5 m,3.4~3.0 m和1.4~1.2 m处分辨出了3个冷事件,可能分别对应于YD事件、8.2 ka B.P.冷事件和3.8 ka B.P.新冰期Ⅲ,反映出该地区冰消期和冰后期气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数据的及时发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共气象服务网站中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出发,介绍了地面气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及时面向网站发布的技术方法和实现方式。网站系统以数据层为核心,对操作层获取的气象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在完成每小时数据记录入库的同时计算出以日、旬、月、年为时间尺度的记录和相应的气候值。库存的气象信息可以Web方式被公众查询,并经时间序列分析软件和二维GIS图形分析软件处理,可直观表现不同时间尺度下气象要素的现状和历史对比。目前,该系统采用中国2566个自动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数据,为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服务网和四川农村信息网提供查询服务,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