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测绘学   12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结合1∶1万到1∶5万数字地图综合及更新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DTP技术在全数字化地图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地图生产专业特点,讨论了地图DTP地所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包括系统功能,数据组织,工艺设计以及产品输出,最后提出了由DTP设计出版电子地图的有关途径。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系统的参与与电子地图的兴起,是当今地图制图新技术的重要表现。本文讨论了这一新技术对现代地图学的影响,并分析了新技术条件下现代地图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电子新技术条件下的地图设计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电子出版系统的参与与电子地图的兴起,是当今地图制图新技术的重要表现。本文讨论了这一新技术对现代地图学的影响,并分析了新技术条件下现代地图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将传统上广泛使用的“种子法”和“矢量求交法”的思想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结构的多边形生成算法。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 ,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种组合优化的多边形化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边形轮廓为目标 ,依据曲线特征点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弯曲特征 ,并对此弯曲特征集实施组合优化 ,将入围弯曲首尾相连 ,即可得到最终的化简结果  相似文献   
7.
栅格地图中的注记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位置信息,传统的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将注记和其对应的地理要素相分离,因此难以处理倾斜注记和弯曲注记。以连通域单元为基本处理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彩色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连通域单元的方向、尺寸、密度、邻域四个特征提取注记像素集合,然后通过地理要素中心线对非水平注记进行方向确定,最后对注记进行聚类和重新排列,完成注记识别。通过对GoogleMap(谷歌地图)瓦片中的注记进行提取和识别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聚合与融合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针对土地利用图中多边形地块具有全覆盖、无重叠、语义上多层次的特点对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地块合并给出了多边形聚合与多边形融合两种操作;前者针对具有同属性的语义邻近地块的合并,后者针对不同属性的拓扑邻近地块的合并;两种操作的区分是基于同时顾及空间、语义特征的邻近分析,算法的实现均建立在Delaunay三角网模型上由骨架线支持;详细讨论了两种操作的算法过程并给出了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保钢  艾廷华 《测绘通报》2007,(5):14-15,25
时空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基于位置的时空数据模型、基于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和基于时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它是指定时间段内指定空间区域所有地理目标时空信息的集合。研究这三种类型的时空数据模型并应用数学语言对其加以定义。另外研究定义时空分离的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把地理目标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分开存储,通过目标的标识和版本号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结果使得时空数据模型更为通用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