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鑫  周顺武  覃丹宇  孙阳 《气象》2019,45(2):216-227
基于FY-2F静止气象卫星提供的2015年5—9月的高分辨率数据,通过温度阈值法识别出深、浅对流后,分析和比较了深、浅对流在对流初生(convective initiation,CI)至发展阶段中云顶高度、云顶快速降温率(cloud top cooling rate,CTC)以及多通道差值等云顶物理量特征的变化异同。结果表明:深、浅对流在CI阶段的云顶物理量特征具有相似变化特征,即云顶高度均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CTC值均先减小后增大;深、浅对流差异表现为深(浅)对流云顶上升高度能(不能)超越水汽层高度;深对流CTC最低值较浅对流CTC最低值更低。基于CI阶段深、浅对流的CTC最低值的差异,通过个例验证,表明利用深、浅对流CTC最低值的差异,可以在识别出CI的基础,判断出CI是否发展成为深对流,从而能提前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2.
天水-秦安一带中新世黄土堆积区沉积-地貌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人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将天水-秦安一带的中新世黄土分布区划归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文章基于野外调查和已有年代地层学工作,结合前人成果,对该区新生代沉积-地貌演化历史进行研究,并划分为以下主要阶段:1)古近纪初南部秦岭山地的剥蚀,使本区在原有基岩准平原地形的基础上,形成以冲洪积平原为主的地形.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的构造活动使冲洪积平原解体,在秦安地区形成基岩台地与沉陷盆地相间、天水-西和地区形成拉分盆地与隆起山地交错的地貌景观,这些高地为中新世黄土堆积提供了地形基础.2)中新世从22Ma到11Ma,基岩台地和相对平缓的高地上堆积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盆地内则主要发育次生黄土等洼地沉积,表明研究区类似于今天的黄土高原.3)中新世晚期约11Ma起发生的一次侵蚀事件,使研究区的一些小盆地内发育河流相和间歇性浅湖相沉积,秦安一带的黄土堆积也遭到侵蚀,形成的洼地内发育黄土状土或洼地静水沉积,其中包含较多哺乳动物化石,而大范围的相对平坦高地上一直继续发育黄土-古土壤序列.这次侵蚀对本区内甘肃群的沉积多样性有重要贡献,但一直没有深水湖泊发育的条件.4)发生于3.5Ma以后的另一次重大侵蚀,奠定了该区今天狭窄长墚地形的基础,是第四纪黄土堆积在本区保存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统计学方法,选取T213高度场、温度场和地面气压场的12h、24h、36h、48h的格点资料作为样本,与实况值做对比检验,分别计算其相关系数和协方差,以此来说明T213的预报场在黑龙江省区域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OOAD(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等信息技术,建设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数据库支撑平台,实现人才数据采集、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的管理,以及相关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全面、准确、动态掌握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搭建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奠定基础,同时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阳市1960—2013年高温日数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1960—2013年南阳市地面气象月报表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简单相关系数法、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阳市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3年南阳市共出现788次高温日;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2013年,为37天;1987年无高温日。南阳市高温日数6月份最多,占高温天气发生总次数的36.7%;9月最少,占总次数的2.2%。从1960—2013年高温日的逐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54 a间高温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59天/10a。南阳市年高温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降低是一突变,具体是从1971年开始。由南阳高温日数小波系数实部图可见,高温日数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现象,包含了多个不同尺度的周期变化,南阳年高温日数变化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振荡,分别是10~12 a、26~28 a和50~51 a的尺度。从小波方差图中可以看出,12 a、28 a、50 a存在峰值,其中尺度50 a峰值最高,能量最大;其次是尺度12 a的。高温日数较多年比高温日数较少年6—8月500 h Pa平均环流场副高西伸脊点更偏西;高温日数较多年500 h Pa平均环流场更为平直,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因此多晴热天气。高温日数较少年环流场上华北地区波动幅度更大,冷空气和降水天气过程较多。1960—2013年5—9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高温天气。1960—2013年5—9月南阳市日照时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日照时数的下降也使高温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数字化管理必然需要更加精细的测绘技术运用。CIM技术作为横跨智慧城市与数字孪生的高度集成技术,要求在数字化建设伊始有着更加清晰明确的思路和框架。本文旨在探讨CIM技术在地下空间的平台搭建思路与具体运用,为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维护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湘南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文章在分析湖南省新田县新圩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影响锶富集的因素,揭示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矿规律:泥盆系佘田桥组泥灰岩中锶的高丰度、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和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根本条件,循环深度和水温是锶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湘南地区台盆相佘田桥组泥灰岩分布区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首选靶区,特别是平缓的溶丘岗地地区的阻水断裂上盘以及靠近岩浆岩岩体和区域导热断裂附近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以2010~2020年全国31省(区、市)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的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地质勘查行业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结合技术进步率(TP)、技术效率(EC)、纯技术效率(PC)和规模效率(SC)等分解项得出:我国地质勘查行业近十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较低,因为技术进步率与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各地区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地质勘查行业的TFP指数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但大量的资产和劳动力投入仍在东部地区,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是我国地质勘查行业TFP指数整体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型停车场系统设计实现以及安全性原理,针对现有停车场系统的缺点和不足因素,在保证传统停车场系统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编程技术、硬件设计和网络技术建立适应不同停车场类型的软硬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进的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分析沧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情况.结果表明,沧州市第一产业基础好、竞争力强;第二产业相对基础差且缺乏竞争力;第三产业基础差但发展快,有竞争优势.1993年以来,沧州市出现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现象,但仍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长期落后对该市发展形成掣肘.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沧州市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全面振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继续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综合大港升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