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7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测绘学   658篇
大气科学   377篇
地球物理   630篇
地质学   2240篇
海洋学   635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RNAi技术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foxl2基因在卵子发生和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使用体外合成的栉孔扇贝foxl2双链RNA(dsRNA),以每只50μg/次的剂量注射进闭壳肌中,连续注射2次(第一次注射后7天,再进行第二次注射);以注射相同体积PBS(相同注射方法)的扇贝作为阴性对照组,以不注射扇贝作为空白对照组。qRT-PCR检测干扰组扇贝卵巢中的foxl2 m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下降了62%, 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蛋白在卵巢中的含量也明显下降,显示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有效地敲降。组织学观察发现,栉孔扇贝foxl2干扰后的卵巢中卵母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固缩,卵子发生明显受阻。表明该基因在栉孔扇贝卵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拥有强大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广盐性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已有不少研究,但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从广盐性鱼类渗透压信号转导机制、渗透胁迫的细胞调控机制、渗透调控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和无机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介导的渗透调控等方面对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适应性和生理可塑性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从分子、细胞、通路和生理等层次初步探索广盐性鱼类盐度胁迫后的可塑性表型变化和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应答机制,为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对广盐性鱼类渗透压适应性与生理可塑性机制研究,有助于研究其环境适应机理,促进野生鱼种的人工化养殖以及新品种的育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水产养殖学进步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而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虾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玉米素或水杨酸,结果发现0.05mg/L玉米素或25mg/L水杨酸处理5d后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最多。该浓度玉米素或水杨酸可显著提高光胁迫下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3.4×10~5cell/mL和3.0×10~5cell/mL;同时玉米素与水杨酸组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上升,分别为1.7%和1.6%,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9.2%和25.6%。玉米素缓解了高光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基因——Rubisco大亚基(rbcL)及其活化酶(rca)、碳酸酐酶(ca)的下调表达,但对虾青素合成途径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水杨酸则相反,在胁迫后期不能缓解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但可使bkt基因显著上调,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5倍。本研究首次比较了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发现玉米素比水杨酸具有更好的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面风不仅是驱动上层海洋运动的主要动力, 其能量也是维持海洋表层流动的主要机械能来源。为了分析南海表层流风能输入的变化, 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1901—2010)资料估算了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结果表明, 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输入的能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 110年间分别减小了约56%、65%和49%。导致风能输入减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风应力的减弱(减小了35%)。由于南海受季风系统的控制, 风向表层流及其各成分输入的能量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能输入最强, 高值区位于南海西部及北部区域, 呈一个显著的“回力镖”状结构。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南海环流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9年11月30日晚对PG0027+260进行了时间分辨率为108秒的高速CCD测光,得到了一条完整的光变曲线,从而确认其为激变食变星系统,轨道周期0.146~d  相似文献   
8.
Based on the sequence data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1,5.8 S,and ITS 2,the molecular phylogeny was analyzed on Ulvaceae species collected from Qingdao coasts in summer of 2007,including 15 attached Ulva and Enteromorpha samples from 10 locations and 10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samples from seven locations.The result supported the monophyly of all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samples,implying the unialgal composition of the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and the attached Ulvaceae species from Qingdao coasts were grouped into other five clades,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not the biogeographic origin of the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in that season.  相似文献   
9.
阿尔金断裂昌马大坝—宽滩山段全新世活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阿尔金断裂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巨型走滑断裂带之一,也是全新世活动断裂和发震断裂。该断裂昌马大坝—宽滩山段运动方式为以左行走滑占主导,伴有弱的垂直运动;在距今2.7ka以来发生过明显的新构造活动(和地震)。在沙坪—宽滩山段全新世左行走滑位移速率为0.9~2.2mm/a,明显低于阿尔金断裂东段昌马大坝以西地区4~5mm/a和中西段9~11mm/a的位移速率。阿尔金断裂东段在肃北和昌马大坝出现二次位移速率的锐减,锐减的部分分别转化为海原活动断裂西段(党河南山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西段的左行走滑和逆冲,且在位移速率数值上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对应性。阿尔金断裂在肃北位移速率减少部分(4.6mm/a)与海原活动断裂西段(党河南山断裂)的位移速率(4~5mm/a)非常接近,同样阿尔金断裂在昌马大坝位移速率减少部分(3.2mm/a)与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的位移速率(3.0mm/a)也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
盘山山前地下水与矿泉水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揭示变量和样品之间在成因或空间上联系的对应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盘山山前地区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盘山山前存在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局部范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食品厂等企业的排污引起的,污染成分主要是Cl-和NO3—N,主要污染地区是塔院地区,其次是西大佛塔至南营,污染程度与至污染源的距离有关;大部分地区存在三氮面状污染,农业氮肥的施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