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性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
结合空间测量与两裂谷系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测资料分析,推断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高度相似性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与东亚大陆这一地带南、北块体间不等速西向运动所造成的大规模S形张裂作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磁组构分析在韧性变形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一带韧性变形带磁组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该区600km^2系统的磁组构测量工作,查清了韧性变形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以及土屋大型铜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为找矿工作的区域展开提供了比较确切的构造背景资料。从而表明,磁组构分析方法在韧性变形带研究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渝东南岩溶石山地区属石漠化多发地区。经遥感调查,石漠化遥感图斑共计173个,面积744.71km2,约占岩溶石山总面积的4.54%.石漠化的范围和程度与区域地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石漠化严重或较严重地段都是人类生息和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区内石漠化范围变化不大;90年代以来,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范围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编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是根据"安全岛"理论,采用网格划分,逐层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图象识别,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步骤和方法编制完成的。该图预测评价的极不稳定区和极次不稳定区,已被近期在中国云南孟连、甘肃永登两地分别发生的中、强地震震中定位所证实。因此,介绍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定量化编图理论和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即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简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在首次编制的1:5000000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基础上综述而成。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口段主要线性构造ETM影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连庆  徐刚 《地球学报》2002,23(4):349-352
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口段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环境复杂。ETM遥感图像显示:主要线性构造相对集中分布在纳赤台,望昆,五道梁,二道沟,雀巧等路段。线性构造多呈平直,舒缓波状线性影象,条带,线(带)状色调异常等。沿线性构造断裂谷,断层三角面发育,湖泊,水塘排列规则,水系流向变化有序。其中望昆路段线性构造密集,伴有第四纪断裂谷地,山麓洪积扇发育,水系呈平行束状或同步弯曲,现代地震频繁,属新构造活动强烈地段。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