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2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近7万个湖南及邻近省份重力观测数据、502个GNSS/水准控制点及数字高程模型,以EIGEN-6C4全球重力场模型作参考重力场,采用顾及地球曲率影响的各类地形质量位及引力的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严密算法,利用高分辨率地形数据恢复甚短波扰动重力场,确定空间分辨率2′×2′的高精度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HNGG2017)。经外部检核,模型整体精度均优于±0.022 m。与历史模型相比,新模型在湖南北部常德汉寿、西南部永州江永等地区精度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Linux 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Linux2.4内核的防火墙Linux的原理,并分析了netfilter的设计与实现,叙述了Linux的动态地址转换,介绍了在Linux下基于netfilter架构如何开发自己的防火墙并给出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3.
强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瞬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实际降雨气象资料,设计了单峰降雨和8个不同时间间隔的双峰降雨计算方案,利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对边坡的瞬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水分在坡体内的运移对边坡稳定性的时间空间影响效应,同时考察了降雨入渗造成的土性渗透特性的改变。分析发现:一次降雨的影响历时约12 d,降雨后约0.5 d该类土质边坡最危险;不同时间间隔的两次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比单峰降雨的最小安全系数滞后约0.3 d~0.8 d,影响历时基本保持不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及其对应的安全系数随水分在坡体内渗透运移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 (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No. 2 72 )分别降解均聚古罗糖醛酸(PG)和均聚甘露糖醛酸 (PM) ,经 Bio- Gel- P6和 POROS- HQ2 0分离得到 2种三糖纯品 ,经 ESI- MS,1 H- NMR,1 3 C- NMR,1 H- 1 H COSY,1 H- 1 3 C HMQC确定其结构为 Δ4,5-古罗糖醛酸 - α(1→ 4 ) - L-古罗糖醛酸 -α(1→ 4 ) - L -古罗糖醛酸 (简写为Δ GG)和Δ4,5-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ΔMM) ,为进一步从事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5.
达山岛、平岛、车牛山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海洋底栖生态系中,大型底栖生物在有机碎屑的分解利用、调节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的自净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身又是其他经济动物的食物,其生产量与渔业产量密切相关,因而底栖生物资源量分布常是衡量海区渔业资源状况的最基本要素.为了解苏、鲁交界海域的底栖生物资源量现状,于2002年6月对达山岛、平岛、车牛山岛(以下简称前三岛)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区位于海洲湾外侧,最近点距山东省岚山港和江苏省连云港约10~20km,调查范围为35°08 263'~34°59 598'N,119°14 686'~120°21 160'E.  相似文献   
6.
南海表层流场的卫星跟踪浮标观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运用卫星跟踪漂移浮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海流 ,研究了有关海域的表层海流特征。结果表明 ,秋、冬季入侵南海的黑潮水有一小部分沿台湾南岸折回黑潮主干 ,并有时在台湾西南外海形成反气旋涡旋 ,其余大部分黑潮水西行进入南海内部。吕宋岛西部沿岸流始于 1 3°N以南 ,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抵达吕宋岛西北角 ,与黑潮水混合后西行  相似文献   
7.
BAI  Yu-chua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4):483-498
The Haihe cohesive sediment, which is typical in China, i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or its basic physical and incipientmotion properties. Following the requirements of dredging works in the Haihe Estuary, cohesive sediment samples weretaken from three location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sam-ples and to examine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the cohesive sed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cohesive sediment has an obviousyield stress τb, which increases with the mud density in a manner of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so does the viscosityparameter η. The cohesive sediment behaves like a Bingham fluid when its density is below 1.38 ~ 1.40 g/cm3, andwhen denser than these values, it may become a power-law fluid. The incipient motion experiment also revealed that theincipient velocity of the cohesive sediment increases with the density in an exponential manner. Therefore, the incipientmotion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densi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for non-cohesive sediment in which the incipi-ent mo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iameter of sand particles instead. The incipient motion occurs in two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ud in the bottom. For sufficiently fine particles and a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1.20 g/cm3, the cohesive sediment appears as fluidized mud, and the incipient motion is in the form of instability of aninternal wave. For a higher concentration, the cohesive sediment appears as general quasi-solid-mud, and the incipientmo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series of extended Shields curv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porosity for newly deposited alluvial mud.  相似文献   
8.
9.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珠海市海域球形棕囊藻Phaeocytstis globosa赤潮进行了现场采样及除藻研究,发现3种除藻剂对球形棕囊藻囊泡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球形棕囊藻生活史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出直径6mm球形棕囊藻囊泡,其生长周期约为14d。实验结果表明,囊泡的形成是球形棕囊藻应对恶劣环境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