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鱼类糖代谢与对饵料中糖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降低鱼类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糖的含量,会使饵料成本降低,有利于鱼类养殖事业的发展。但饵料中糖的含量超过鱼类能够适应的限度,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会使鱼类的生长速度放慢,死亡率增高。因此,知道饵料中的最适糖含量对确定养殖鱼类的最佳饵料配方是必不可少的。评价鱼类对饵料中糖含量适应能力的大小,除了要知道与消化吸收有关的酶的适应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2.
对 1 993~ 1 994年南极夏季取自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空气、雾、雨、冰、雪、海、淡水、陆上、湖泊和海滨的土、砂、石、不同深度湖泊沉积物的 2 0 6份样品的微生物 ,包括海洋性细菌、陆源性细菌、菌物 (即真菌 )、大肠埃希氏菌、耐铬、镉、汞、银、铁、阴离子洗涤剂 (LAS)菌、耐酸菌及烃氧化菌等的含量做了分析 ,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4.
虾类及甲壳动物消化酶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近年来,在虾类捕获量不断降低,而人们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成了重要的养殖对象。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印度对虾、墨吉对虾、美国龙虾、三疣梭子蟹等。目前这些养殖种类的培苗及养成技术已经基本解决。饵料问题的矛盾却显得很突出,如果饵料的研究得以突破,将会给养虾业开创一个完全崭新的局面。要解决虾类的饵料,首先要了解虾类饵料中究竟应包括那些营养物质,虾类能消化那些物质,消化能力的大小,即要知道虾类有那些消化酶,消化酶的活力及消化酶对饵料组成的适应能力。有了这些数据,才有可能配制一种  相似文献   
5.
1983年7月3日至8月14日本文第一作者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学术会议及工作.工作期间访问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海洋学分部与渔业研究分部、新南威尔士州污染控制委员会、悉尼大学动物系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科学系,与特·沃德T.Ward博士、彼得·杨P.Young博士、西·袁纳S.Rainer博士、帕蒂·哈钦斯Pat Hutchings博士和格·毕·汤普逊G.B.Thompson博士等专家进行座谈讨论.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调查船“金星”号战狂风、斗恶浪,历时38天,全面地提前完成了华主席、党中央批准的1978年东海大陆架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任务。这是各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这次综合调查使我们第一次获得了东海127°E以东广阔海域的比较系统、完整的标本和资料。这些标本和资料不但促进了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也为东海大陆架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科学依据,同时,这次调查还为向深海、大洋进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脂类物质在虾类营养与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脂肪乃是良好的能源,每克脂肪氧化可释放9千卡热量,是等量的糖或蛋白质所含潜热(4千卡/克)的一倍以上;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它们在脂类物质消化吸收与转运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固醇脂可用来合成维生素D、脑激素及脱皮激素等。脂肪还有助于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消化和吸收。必需脂肪酸是虾类成活与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饵料中  相似文献   
8.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物体的微生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3/1994年以平板培养法用5种基本培养基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生物体作了微生物含量分析。所研究的海藻、苔藓、地衣、沙蚕、小红蛤、帽贝、鱼、企鹅和鲸等的体表和体内样本计33个。分析和比较了各类生物体内外所含的陆源性细菌、海洋性细菌、肠细菌、真菌及耐酸细菌等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温度的提高可促进样本中原有的微生物迅速大量繁殖,表明低温仍是制约南极微生物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