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嘴蛤科(Laternulidae)的种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数量很多。其肉可供食用,亦可作家畜、家禽、鱼虾类的饲料和农用肥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本科的主要特征是:外形似鸭嘴状,壳质薄脆、半透明,具云母光泽。两壳壳顶紧密接近,各具横裂一条。壳表无放射肋,具有同心生长纹和粒状突起。铰合部无齿,但具从壳顶斜行向后的薄片隔板。韧带槽呈匙状,韧带介于其中。大多数种类在匙槽前方,具有  相似文献   
2.
寻氏肌蛤 Museulus senhousei(Benson),福建俗称“海(虫间)”、“土鬼”或“乌(虫念)”,广东称为“薄壳”。它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南北沿岸,肉供食用,并可作农肥和饲料。在沿海一带,以往把寻氏肌蛤列为野生贝类,关于它的养殖和利用,仅局限于福建和广东两省的部分地区,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寻氏肌蛤资源丰富,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易,是一种值得发展养殖的新品种。为了充分利用贝类资源,扩大养殖  相似文献   
3.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属暖水性贝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在我国东海和南海都有。据在广西和海南沿海的调查,它生活在潮下带至水深78m的沙或沙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深度达21cm。生活海区的水温为8~32℃,盐度11.50~33.00,pH值8.2~8.4,透明度4~7m。食物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繁殖期在5~9月。其肉供食用,是较珍贵的食品,可以发展人工增养殖。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陆上室内流水养成池和育苗池进行集约化养鲍。每个养成池70m×5.0m×1.8m,放鲍笼1254个,每笼放养壳长2cm的九孔鲍40~45只,投喂新鲜江湾。经8~10个月的饲养,鲍壳长可达6cm,成活率达70%~85%。  相似文献   
5.
对马尼拉全海笋Barneamanilensis(Philippi)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马尼拉全海笋在我国仅分布于南海,生活在潮间带高、中潮区风化岩石或胶粘的泥质中,生活海区的水温8~32℃,盐度20~33,海水pH8.2~8.4,穴深随壳长的增长而加深,洞穴与滩面呈45~90°。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壳长平均第一年为45.1mm,第二年达57.2mm,第三年63.2mm。雌雄异体,繁殖期在夏季。肉可食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越南沿海的双壳纲软体动物 32 0种 ,隶属 3亚纲、6目、2 6总科、4 1科、1 4 8属。从种类的组成中 ,帘蛤科有 5 7种 ,蚶科 32种 ,樱蛤科 2 9种 ,贻贝科 2 5种 ,鸟蛤科 1 6种 ,牡蛎科 1 4种 ,蛤蜊科 1 3种 ,珍珠贝科和扇贝科各 1 2种 ,紫云蛤科 1 1种 ,竹蛏科 1 0种 ,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 7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 ,越南沿海主要是由热带种和亚热带种类组成 ,还有与珊瑚礁紧密联系的热带种。就越南沿海双壳纲软体动物分类区系而论 ,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7.
琵琶螺(Ficus)生活于浅海沙泥质的海底,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拖网常捕到的腹足纲软体动物,肉肥大供食用,壳可制工艺品。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东、广西沿海的蚶科软体动物,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解放后,李国藩(1956)报导了汕尾的蚶科5种;张玺等(1960)报导南海的蚶科14种;蔡英亚等(1976)报导海陵岛的蚶科10种。以上报告除了重复的种类外,至今尚未超过20种,这些种类估计还不及两广近海所蕴藏的蚶类的半数。  相似文献   
9.
湛江港近江牡蛎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尖紫蛤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1999年11月培育出壳长4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首次获得尖紫蛤人工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