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增祥  王伟  郝建华  牛瑞  孙谧 《海洋科学》2010,34(11):54-58
经过含H2O2的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保存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CE-1,其所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比活分别为1 356.2 U/mL和3 401 U/mg。菌株CE-1为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属内不同种间性状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将菌株CE-1鉴定为气单胞属(Aer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2.
对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所产多肽R-1的性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R-1对温度和pH稳定,在pH 11.0~12条件下,121℃处理1 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不同浓度的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4 h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与常见的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在一起反应,对抗菌肽R-1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可以配合一起使用,仅吐温和SDS对其影响较大。氨基酸分析表明,抗菌肽R-1由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甘氨酸(Gly)、蛋氨酸(Met)、丝氨酸(Ser)、丙氨酸(Ala)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疏水氨基酸居多。抑菌试验表明R-1的抑菌谱广泛,对经培养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扫描电境超微结构观察表明,R-1的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含有带正电荷的Lys与带负电荷的磷脂分子结合,然后R-1的疏水端插入到指示菌的疏水区,改变膜的构象,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海洋脂肪酶ADM47601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明胶等材料, 进行对脂肪酶ADM47601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壳聚糖固定化脂肪酶, 在最优条件为2% (W/V)壳聚糖, 10% NaOH, 1%乙酸, 0.25%戊二醛, 每克载体添加840U脂肪酶时, 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87.06%。使用海藻酸钠-明胶固定化脂肪, 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 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54.45%。使用聚乙烯醇固定化脂肪酶, 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 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33.22%。使用海藻酸钠固定化脂肪酶, 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 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17.11%。对比四种不同固定化酶方法, 脂肪酶活力回收率高度高低顺序为: 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包埋法>聚乙烯醇-硼酸法>海藻酸钠包埋法。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增养殖海域营养状况与赤潮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对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1998年5月~9月的连续监测资料,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应用NQI指数对该海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认为该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是7月3~8日Skeletonemacostatum和Biddulphiaaurita混合型赤潮形成的基础,磷、硅营养盐的消耗是赤潮消亡的主要原因;赤潮消亡之后浮游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水体叶绿素a仍保持较高含量,NQI指数也相应较高,水质表现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由于磷酸盐的限制没有发展为赤潮。  相似文献   
5.
6.
由黄海底泥分离得到1株能够稳定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命名为HW08.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其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单鞭毛,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细胞内不积累多羟基丁酸作为储藏碳源,氧化酶阴性.将该菌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999660)和假单胞菌属中模式菌株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7.
有害赤潮数值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详细介绍了有害赤潮数值分析的各种方法,包括多元统计分析和赤潮生态数学模型,综述了多种方法在分析撮有害赤潮发生主要诱因及判别赤潮发生与否中的应用,评述了最按展起来的赤潮生态模型,总结了各种数值方法反映的赤潮不同侧面,并对不同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Serralysin inhibitors have been proposed as potent drugs against many diseases and may help to preven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resistant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is study, a novel serralysin inhibitor gene, l up I, was cloned from the marine bacterium F lavobacterium sp. YS-80-122 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deduced serralysin inhibitor, Lup I, shows 40% amino acid identity to other reported serralysin inhibitors.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Lup I with other serralysin inhibitors indicated that Lup I was a novel type of serralysin inhibitor. The inhibitory constant for Lup I towards its target metalloprotease was 0.64 μmol/L. Lup I was thermost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in which 35.6%–90.7% of its inhibitory activity was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 at 100°C for 1–60 min followed by incubation at 0°C. This novel inhibitor may represent a candidat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erralysin-related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9.
马里亚纳海沟具有低温、高压、永久黑暗以及营养匮乏等深海环境特征,其中的细菌多样性对深海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马里亚纳海沟海水中异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同步筛选,单菌落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邻近法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等方法,对25个海水样品进行异养细菌多样性分析。共获得细菌531株,对其中371株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共分布41属,97种。经系统进化分析,异养菌株分布于4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占鉴定菌株数量的58%,其中γ-Proteobacteria占总菌数的52%。此外,还发现4株潜在新物种。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5,自引:13,他引:55  
1998年7月3-8日胶州湾女增养残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Skketonemacostatum)赤潮,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6月30日-7月1日较强的降雨过程使不体在以后两天中形成了高温,低盐,富营养的环境,有利于中肋骨条藻快速增殖拉导致了赤潮的爆发,7月3-8日天气持续的高温和静风使赤潮得以维持,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盐度,水温,硅酸盐,磷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