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4—1985年间在汾河水库采集的850尾H.leucisculus样品,对其年龄生长、食性、生殖和胚胎发育等进行研究。用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描述了的该鱼生长特征。论述了这种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是主动捕食,其全面性成熟年龄,雄鱼为1龄,雌鱼为2龄,绝对怀卵量,据采集的标本为3766—2353粒;生殖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4℃,卵呈粘性,孵化水温为24—25℃,时间为26.5小时,初孵仔鱼体长2.1—2.4毫米,体无色素,肌节41—43对。  相似文献   
2.
汾河流域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汾河流域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具体实践,论述了系统所采用的三层结构体系、设计的技术策略,重点对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管理领域应用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汾河口傍河水源地激发补给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构成和补给特性。利用野外试验与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分析汾河口傍河水源地可采水资源量,数值模型刻画黄河实际摆动边界,考虑潜水延迟给水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等多种方案;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追踪傍河水源地开采条件下的河水激发补给过程和补给强度。研究表明,在渗透性较好的常年性河流旁建立的水源地,具有抵御极端气象、水文环境以丰补歉的能力,枯水年动用的含水层储存量。丰水年恢复性强。  相似文献   
4.
汾河运城段水质综合评价李锋,荆洁(山西省运城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山西省运城市环境保护局)费秀丽(山西省运城地区水利局)1水质综合特征模式表达式水质综合特征模式表达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水质评价的各个水质参数监测统计值均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汾河流域40a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结合现阶段人工增雨技术的研究,以增加水库蓄水量为目的,设计科学可行的人工增雨方案,并对可能的投入和预期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通过人工增雨增加水库蓄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驱动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是支撑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驱动下的水资源变化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以汾河流域冬小麦和夏玉米2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径向基网络、极限学习机等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粮食产量模拟模型,基于气候弹性系数法分析水资源量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在流域尺度上研究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驱动水资源变化的综合响应。结果表明:①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较好地模拟汾河流域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②降水增加10%导致汾河流域水资源量增加19.4%,气温升高1℃导致水资源量减少4.3%;③当降水减少10%~30%时,冬小麦产量减少6.4%~19.3%,夏玉米产量减少4.0%~15.0%;④当气温升高0.5~3.0℃时,冬小麦产量预计增加1.8%~17.1%,夏玉米产量预计增加1.2%~7.9%;⑤汾河流域冬小麦产量对降水和气温变化的敏感性大于夏玉米。相关成果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太原市已成为以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特大型重工业城市。市区人口近200万人,工业和城市用水量、排水量的80%以上集中在市区,“三废”排放自然也集中在市区。受市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水资源条件及水环境容量条件的制约。市区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市区汾河干流铁桥以下段以及边山各大支流,水质污染已相当严重。常年  相似文献   
8.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localities of highly alkaline rock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hansi by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and the Sino-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in this line up to 1927are embodied in the paper:"S  相似文献   
9.
汾河二库的下闸蓄水,改变了晋祠泉域汾河地表水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条件,对区域岩溶水流场变化有着长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勾画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范围,考虑地层岩性、蓄水高度等因素,确定二库不同蓄水水位下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构建晋祠泉三维岩溶地下水流模型,研究二库渗漏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补给作用,并预测不同蓄水情景下晋祠泉口水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随二库蓄水位非线性变化,最低为92.8%,在二库蓄水位达902 m后稳定在93.7%,而渗漏量与二库蓄水高度呈正相关;泉域岩溶水径流区受渗漏补给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排泄区、北部补给区;渗漏补给作用下,地下水位回升值受二库水位和补水距离影响;维持设计水位(905.7 m)和2017年水位(895.9~902.4 m)时,预计晋祠泉口水位分别在2021年7月和2023年1月达到泉口高程。   相似文献   
10.
开展区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研究,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6、2013、2018年多源遥感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再分析产品数据,构建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2006—2018年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识别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6、2013、2018年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以低度协调与中度协调为主,整体为[0.10,0.50]。空间上,高值区主要位于流域中上游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中下游区域,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多年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2)研究期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Moran’s I值分别为0.274、0.266、0.195,总体经历高—高—低的下降过程,全局相关性水平下降,空间集聚效应降低,区域差异减小。局部自相关主要显示为高-高(H-H)和低-低(L-L)两类。(3)影响汾河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生活用水量占比、产水模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其中,年降水量与产水模数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最强。未来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