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7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德兴铜矿南山矿区矿石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的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的形式存在;金矿物的粒度主要分布在0.016~0.128mm之间,其发布形式以包体金、粒间金为主;黄铜矿和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破碎到入造粒度时,有45%以上的金矿物以裸露金的形式产出。矿区中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矿石中的金在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德兴金山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德兴推覆构造地质特征及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兴推覆构造是德兴斑岩铜矿和金山金矿的控岩控矿构造。论述了德兴推覆构造的地质特征及控矿意义。建立了以韧性剪切为特征的推覆构造控制金矿和斑岩铜矿的多因复成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德兴地体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子江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04-415
从成矿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德兴地体乐(华)-德(兴)成矿带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五大矿田,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鹏  陆建军  刘风香 《世界地质》2006,25(2):135-140
德兴斑岩铜矿铜厂和富家坞矿区样品中碳、硅、铜等同位素的分析研究表明:含矿菱铁矿中碳同位素δ13CPDB值近似于原始岩浆初始值;代表成矿同期样品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Si分布范围与该区岩浆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近,个别样品偏离代表岩浆岩的δ30Si分布范围;岩体中65Cu的早成矿阶段团块状黄铜矿铜同位素组成相对较高,而晚成矿阶段脉状黄铜矿铜同位素组成相对较低。结合前人硫同位素数据可知:德兴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少部分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6.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603-606
在讨论了目前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外围铜含量降低场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引发成矿作用的斑岩体的研究之后,作者论述了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自斑岩体中心至接触带的变化规律、铜品位空间分布分形结构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Cu、Mo等金属成矿物质正岩浆模式来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江西德兴西湾钠长花岗岩的样品进行了激光质谱40Ar/39Ar年龄测定,得到等时年龄为(9279±186)Ma。该年龄代表了赣东北蛇绿岩套中浅色侵入体部分的钠长花岗岩冷却到350℃左右时的结晶年龄,把它作为该蛇绿岩套形成时代的上限。结合近年来已经发表的有关该区蛇绿岩套的SmNd、UPb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就该蛇绿岩套的形成年龄和构造侵位年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ore deposit genesis”, the authors made us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conditions at the Tectono-geochemistry Research Room under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ut the focus on the multi-source of tectonically controlling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genesis and multi-ore deposition so as to shed light on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s of super-large Cu and Au deposits. In addition simulating experiments were made on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rock and ore deformation,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mobilization and migra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superimposition and enrichment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stress the deform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not only rocks and ores have been intensified, and but also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riginally disbursed in the rocks and ores have been mobilized and migrated and superimposed and enrich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data and grounds for deep-going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metallogenesis and geneses of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in the Dexing region, Jiangxi Province.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石英闪长玢岩成因及幔源基性岩浆对斑岩铜矿的贡献,本文选取德兴矿床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69 Ma,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间一致,岩体为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闪长玢岩具有低的SiO2(58.41%~63.12%)和K2O(1.68%~2.94%)含量及A/CNK值(0.85~1.0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相对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2.20~7.93(最大值7.93),指示其源区为岩石圈地幔。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出明显的正Ce异常,岩浆氧逸度(lg fO2)为-20.05~-6.66,达到磁铁矿-赤铁矿氧逸度等级,指示石英闪长玢岩结晶自高氧逸度岩浆。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德兴石英闪长玢岩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符合岩浆混合的演化趋势,说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中侏罗世幔源基性岩浆和地壳酸性岩浆大规模混合作用的产物,并且石英闪长玢岩代表了岩浆混合过程中的幔源基性端员。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在中侏罗世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新元古代受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基性岩浆,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并与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的母岩浆。高氧逸度幔源岩浆的加入可抑制斑岩体系硫化物的过早饱和,同时为德兴矿床注入了成矿所需的部分挥发分和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12月,江西省出现大雾的日数(全省每日15站以上的大雾)共有3 d(表1),与常年相比明显偏少.其中11月20日为江西人秋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雾天气过程,全省共44个县(市)出现大雾,其中27个县(市)能见度小于500 m,万载、上饶、德兴等6县(市)能见度不足1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