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山  石准立 《现代地质》1995,9(4):409-418
涞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类是华北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典型代表,它对研究中国东部乃至亚洲东部地壳的形成、发展、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花岗岩类单元-起单元入手,对涞源-八达岭岩基段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单元-超单元的主要特征,指出本岩基段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走滑造山作用的结果,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未经地表地质作用的深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衍生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2.
3.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床构造控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地质与勘探》2013,49(5):861-871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段,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拆离带上盘的次级断陷盆地中,是太行山北段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最新勘探成果,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了构造控矿模式,得出矿床受侵位于断陷盆地中的闪长玢岩体及其与之相关的断裂构造体系和强烈围岩蚀变带所控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浮图峪等矽卡岩型铁、铜矿-合儿沟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系列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春天 《地质与勘探》2017,53(4):667-679
涞源杂岩体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方式多样,许多矿产地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多型一体",成矿元素Mo、Cu、Fe、Pb、Zn、Au、Ag等共伴生。该杂岩体内已查明大型矿产地4处、中型矿产地5处,是河北省有色金属的主要集聚区。高侵位的超浅成闪长玢岩、流纹斑岩等小岩株控制了斑岩型铜钼矿,中深成中酸性侵入岩与矽卡岩型、热液型铁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钙矽卡岩与铜矿、镁矽卡岩与铁铅锌矿多金属关系密切。同时,本文对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叠加型、热液型等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涞源杂岩体的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5.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涞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类是华北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典型代表,它对研究中国东部乃至亚洲东部地壳的形成、发展、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花岗岩类单元-起单元入手,对涞源-八达岭岩基段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单元-超单元的主要特征,指出本岩基段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走滑造山作用的结果,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未经地表地质作用的深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衍生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4个月实地和近3年的追踪观测,查明拒马矿泉水产于涞源县浮图峪铜矿区的闪长玢岩与夕卡岩接触带中。H_2SiO_3含量25~39mg/L;Sr含量0.40~0.39mg/L,还含有CO_2,I,Br,Li,Zn,Mo,Se,Cu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极为宝贵的矿泉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杨军 《现代地质》1991,5(3):330
河北涞源、阜平一带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地幔,非花岗岩演化成因,有的脉保持原生岩浆的特点,有的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分离结晶对轻稀土影响较大,而对重稀土影响较小,分离结晶作用还导致了Cr,Ni,Sr的逐渐贫化,Ba和Co等元素的逐渐富集。  相似文献   
8.
拒马源泉群作为拒马河的源头,受到了较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地下水的水化学、水位动态、泉流量等特征上,对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几乎没有,且对北海泉的成因解释多为粗略的定性概述。为了说明涞源北盆地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详细揭示北海泉的形成模式,首次系统地采集了不同含水岩组的地下水样品,测定了水样的氢氧同位素组分。结果表明:样品点δD和δ18O值均落在区域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白云岩、灰岩含水岩组高程效应较明显,径流途径长,松散含水层径流途径短,受蒸发作用较强;白云岩、灰岩含水岩组和松散含水层氘盈余d值分别为6.0‰~11.6‰、4.2‰~11.2‰、3.8‰~8.0‰,较大气降水大部分偏小,表明岩溶水和松散孔隙水经历了不同的流动过程;白云岩、灰岩含水岩组从补给区向排泄区各自流动过程中,在小西庄、香炉屯村附近断裂带发生沟通混合,然后在向盆地中心径流过程中受断层阻水上升,上升过程中又接受了松散孔隙水的补给,最后在松散岩层中出露成泉,形成北海泉。在孔隙水混入前,两者的平均补给比例大约为48.4%~57.6%和42.4%~51.6%。  相似文献   
9.
木吉村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床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_矽卡岩型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山西断窿与燕山台褶带的过渡地带,乌龙沟_上黄旗深断裂带中。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F4断裂,成矿母岩闪长玢岩与古火山构造关系密切。该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分带及矿化分带。其矿床成因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高(中)温热液矿床,以“多位一体”和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河北涞源岩基中的超镁铁质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窑沟橄榄辉石角闪石岩岩体为代表,他涞源岩基中超镁铁质岩石。超镁铁质岩石是涞源岵基最早的一次独立岩浆活动形成的,角闪石岩岩浆来源于上地幔,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角闪石岩与之后的第二阶段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白岗岩有很大差别。涞源岩基在晚三叠纪就开始形成,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在120Ma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