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4338篇
海洋学   166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河南地调健儿克服了高寒缺氧,交通、通讯不便,供给不足等诸多困难,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拼搏奉献的精神,在青藏铁路沿线南段为国家找到铜铅锌矿产地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小型各1处。向国家提交铜资源量36万余吨,铅锌资源量240余万吨,银近千吨,金10余吨。这一信息是由日前召开的《西藏当雄县拉屋-嘉黎县同德一带铜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报告》评审验收会议上获悉的。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战略性矿产勘查,是“十五”期间国家地质工作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部署的4个重点之一。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十余年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积累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德尔尼铜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从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来看,应属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矿床亦应属于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但从其地质产状来看又与一般的黄铁矿型矿床大不相同,与一般的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也有较多差异。这就是本矿床类型独特之处。近年来通过工作又取得一些新资料,特别是超基性岩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在综合新老资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上地幔,再就位于地壳浅部。其成因类型暂定为:“深部熔离—构造侵位矿床”。鉴于本矿床与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有其独特性,建议命名为“德尔尼型”。  相似文献   
4.
5.
6.
7.
提出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形成与陆壳演化的成生联系,是与本区陆壳由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演化各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成矿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并总结了本区“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生性、旋回性及层控性四大特点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文辉  王中岐  张敏 《岩矿测试》2008,27(3):235-236
建立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的方法,讨论了粒度效应、矿物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取粉末样品,用系列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通过元素间相互校正消除基体效应,用内控标准样品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RSD,n=11)为0.44%~15.4%。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化学法相符,可满足日常分析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9.
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浅成侵位的岩浆出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一般由梳状石英与细晶(斑岩)岩交互生长而成,少数产于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其内的原生包裹体被认为是初始流体出溶的可靠记录.作者在西藏驱龙铜矿床中首次发现了具有单向固结结构的石英.研究表明,驱龙UST石英存在于后期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部分为高温β石英;UST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高盐度液相,除石盐子矿物外,还含有硬石膏等其他子矿物.阴极发光及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初始流体的出溶发生在高温(t≥573℃)、高压(P≥150~200 MPa)条件下,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盐度[w(NaCkeq)为44.5%~58%]流体,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因形成压力较高,判断UST石英不可能由较浅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岩枝冷凝出溶而形成,从而推测驱龙铜矿床深部存在着孕育成矿斑岩的大型岩基.  相似文献   
10.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Cu、Mo品位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石中破裂裂隙相当发育,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多个高值中心,空间上破裂裂隙呈放射状产出;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显示Cu、Mo矿化较强、较均匀,矿化呈面状,为典型的由单一斑岩体侵位造成的中心式矿化特征.据破裂裂隙和Cu、Mo矿化空间分布,可确定驱龙矿区岩浆中心和矿化中心均位于钻孔405、1205、801、809所围成的矩形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