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赣榆—焦作由东向西深部挤压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加桂 《地球学报》2000,21(4):345-349
赣榆-焦作由东向西深部挤带是作用提出的新观点,深部挤压发生在上地幔和下地壳,由黄海下部上地幔的扩攻作用产生,从大量的地球物理、浅层构造、应力和应变资源反映它的存在,该带控制了大量强烈的地震的发生,预测将来会有强烈地震发生在挤压带的北侧,推测挤压带深部有大量的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2.
赣榆浅覆盖区采用槽型钻采取强风化基岩,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共圈定10处综合异常,选择Z-3综合异常开展槽探查证,新揭露5条钼铜钨矿体。异常查证结果显示,采用槽型钻采取强风化基岩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结合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初步总结了普查区钼、多金属矿找矿标志,认为找矿指示元素为Au、Cu、Mo等,元素组合、各元素空间套合关系及含量等特征可作为地质找矿标志。研究成果可作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祥云 《江苏地质》2003,27(1):25-30
概述了苏北赣榆地区的国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与地质环境(包括水体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及灾害地质等)特征。总体上该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但客观上地区差异明显,存在一些资源和地质环境问题,并应引起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对倪长犀《地震记》中的“海反退舍三十里”这句话,有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郯城大震使赣榆县海水从此后退15km,同时使云台山与大陆相连。经查阅史料、实地考察,证明郯城大震并未使赣榆海水从此后退15km。“海反退舍三十里”仅是地震引起的短暂现象。至于云台山与大陆相连,是在郯城大震发生40年后的事。其原因,主要是黄泛砂淤的结果,并非郯城大震所致。  相似文献   
5.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2-2022030022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赣榆城头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头地区中生代侵入体经地面调查和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夹山、朱苍2序列共7个单元,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有一定的演化规律,根据同位素年龄及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夹山序列为早白垩世侵入岩,朱苍序列为晚侏罗世或更早的侵入岩,两个序列皆属Ⅰ型花岗岩,岩浆来源初步认为是上地幔与下部地壳经同熔作用的产物,侵位机制为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被动式侵位。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需求,解决海陆过渡区的基础地质问题,在统一编制1:25万重力异常图和磁力异常图的基础上,分析日照—连云港地区主要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郯庐断裂沂水段、桑墟—连云港断裂、东海—赣榆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 昌邑—大店断裂是郯庐断裂沂水段的主断裂; 作为苏鲁造山带的南部边界,桑墟—连云港断裂控制了基底、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 东海—赣榆断裂将苏鲁造山带分割为南、北2部分。这些新认识为日照—连云港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连云港赣榆港区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结合以往采集数据分析,阐明了赣榆港区的水下地形变化趋势及周围地貌特征。研究区海底地形总体呈东—东南倾斜的趋势,地形变化较缓,以赣榆港航道为界,南部从柘汪河到龙王河口等深线较平直,由陆向海呈阶梯状分布,水深从0 m一直缓慢加深至-10 m,平均坡度<1‰,近岸主要为沙泥滩,泥滩位于龙王河口以南,受河流及沿岸细粒物质大量补给和潮流作用为主的海洋动力控制,淤积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4):1501-1510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婉  张玄杰  佟晶  范子梁 《地球科学》2018,43(12):4490-4497
航空重力、磁力测量是解决海陆过渡区地球物理资料不连续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获取的数据为进一步认识苏鲁造山带西段断裂展布、大地构造属性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编制了日照-连云港地区1:25万重力、磁力异常图,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重、磁异常特征,在日照-连云港地区圈定了郯庐断裂带、桑墟-连云港断裂、东海-赣榆断裂、五莲-桃园断裂等基底断裂构造.研究认为苏鲁造山带南部边界为桑墟-连云港断裂(连黄断裂),以该断裂为界,北侧基底为华北板块组成部分,断裂南侧为下扬子板块基底;以东海-赣榆断裂为界,苏鲁造山带可分为南部和北部,两部分在后期构造活动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