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0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黑钨矿床集中区,本文选择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柯树岭和漂塘矿床)和锡钨石英脉型(仙鹅塘矿床)3个矿床石英中的白云母开展40Ar/39Ar年代学研究,测得坪年龄分别是: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是 158.9 ± 1.4 Ma(漂塘)、158.8 ± 1.2 Ma(柯树岭);钨锡石英脉型的是231.4 ± 2.4 Ma(仙鹅塘),在反等时线图上,其对应的截距年龄分别是158.8 ± 1.6 Ma、158.7 ± 1.9Ma和232.5 ± 2.4 Ma。由此表明,在崇余犹矿集区内存在两个不同成矿时期,即以黑钨矿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集中于160~150Ma之间,与南岭地区钨锡矿床的主成矿期是一致的;而以锡石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白钨矿的石英脉型矿床可形成于印支期  相似文献   
2.
对南岭地区侏罗纪4个典型"铝质"A型花岗岩岩基——柯树北、寨背、西山和南昆山的成因分析表明:柯树北、寨背岩基中的低分异花岗岩SiO2≈70%,A/CNK<1.1,CaO≥1%,高Zr、Ba含量,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而SiO2含量较高者由低分异花岗岩岩浆通过分离结晶演化而来。西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也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南昆山花岗岩为高硅花岗岩,贫Zr、低Ba、Sr和Eu/Eu*值,但具有高的Nb、Ga、REE含量和Ga/Al比值,在Whalen等(1987)图解中地球化学参数落在A型花岗岩区域内。碱性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成岩模式无法解释南昆山岩基较大的体积、均一的成分和低的Nb/Ta比值。详细的成岩分析表明,南昆山花岗岩可能是先期侵入的(幔源)碱性正长岩在富水和相对低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由这些"铝质"A型花岗岩的熔融温压条件估算得出热流值达到80~95mWm-2的南岭地区侏罗纪古地温线。由古地温线推算出的岩石圈厚度45~75km。南岭侏罗纪高热流背景及其对应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与后碰撞造山阶段岩石圈地幔拆沉或被"热侵蚀"有关,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岩石圈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赵如意 《地质与勘探》2023,59(4):716-733
广东省大宝山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唯一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此次研究在矿区中南部发现了细脉浸染状铜矿的新类型。为确定其是否为斑岩型铜矿的成因类型,本文在梳理南岭成矿带铜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查明了矿区中南部英安斑岩的蚀变和铜矿化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南岭成矿带早侏罗世中酸性斑岩的小岩体较多,叠加多期断裂构造和碳酸盐岩建造,非常有利于铜多金属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大宝山英安斑岩发育黑云母化、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绢英岩化、泥化等蚀变类型,铜矿化与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关系密切。大宝山铜矿中的英安斑岩沿逆冲推覆构造侵位并呈岩墙状产出,冷却过程中受区域构造应力产生了一组平行裂隙,岩浆房去气作用排出的热液沿裂隙蚀变围岩并充填成矿。大宝山斑岩型铜矿取得的找矿勘查成果表明,“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理念可以有效指导靶区圈定和老矿山外围(深部)找矿勘查,早侏罗世的南岭具有形成较大规模斑岩型铜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连捷教授作为1973-1978年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组最年长的一位,深入湘桂交易的南岭西部的山地,为引种奶牛、肉牛建设山地牧场进行草地和土壤调查。当时生活和交通条件等均很差,近70风气高龄的李老跋山涉水,步行到有关山地、坪地进行调查,并修建梯田,引种牧草,为开发南山牧场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是对南山的花岗岩风化土壤的保护和山地沼泽的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合理用肥提出了关键性建议,保证了南山牧场的顺利发展,南山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5.
南岭钨矿床研究一直是重要的前沿课题,近十余年来测试方法和技术的革新为南岭钨矿床研究注入了新活力,也取得了众多新进展.本文在系统查阅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如下:①该区的岩浆-钨成矿活动不仅有燕山期,也有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但以燕山期最为强烈;②花岗岩浆是南岭钨矿床主要的直接物质来源,即使有少部分成矿物质是热液直接对含矿地层淋滤、萃取而来,但却被认为是次要的;③与花岗岩有关钨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花岗岩浆,在成矿作用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混入;④与钨有关的花岗岩主要由下地壳的早—中元古代岩石重熔形成,但地幔岩浆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作用;⑤碱质交代在花岗岩浆演化形成钨矿床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⑥不同学者对燕山期钨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尚有不同看法,但该时期确定为板内伸展和裂谷环境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白石坝一带花岗岩具高硅低铝、富钾贫钠、非常低Sr(24.9×10~(-6)~82.9×10~(-6))高Yb(2.61×10~(-6)~5.74×10~(-6))的南岭型花岗岩特征,A/CNK介于0.91~0.98之间,σ在1.92~2.22之间。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并具有弱Nb亏损,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呈明显的"燕式"型,其形成可能来源于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与地壳物质发生混合形成的产物,源区深度较浅、水含量低和氧逸度低,处于还原状态下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锡矿的萃取和富集,研究其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对指导区域矿产预测和评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位于南岭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简称钦-杭带)交汇部位的湖南大义山锡矿是南岭地区典型的富硼型锡多金属矿床。为厘清大义山锡矿成矿动力学背景,深化南岭地区钨锡矿成矿机制,本文以大义山成锡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发现,大义山锡矿具有富硼的特征,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电气石"囊包",电气石在蚀变矿物中广泛发育,并与锡矿化紧密共生,这些特征表明成矿花岗岩具有富硼的特征,并发生了岩浆热液流体出溶。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含量的Al_2O_3 (13.67%~14.00%)、Na_20(3.65%~3.90%)、K_2O(3.49%~4.24%)以及较高的FeO~T/(FeOT+MgO)比值(0.95~0.97)、FeO~T/MgO 比值(18.75~32.69)、A/CNK 比值(1.15~1.26)和 10000 × Ga/Al 比值(3.48~4.08),较低的CaO(0.54%~0.59%)、P_2O_5(0.04%~0.06%)含量和锆饱和温度(716~725℃)。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强烈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Th、U、Ta和Nd等元素,亏损Ba、Nb、Sr、Eu等元素。表明成矿花岗岩具有高分异的特征,与A2型花岗岩特征相近。Nd-Hf同位素分析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南岭地区成锡矿花岗岩及钦-杭带A型花岗岩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壳源物质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本文及前人研究成果,推测南岭地区燕山期伸展作用与Izanagi俯冲板块开天窗或撕裂有关,在此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引发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了富硼的壳幔源混合型花岗质岩浆。岩浆中较高的硼含量促使岩浆发生强烈的结晶分异,并有利于晚期锡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南岭地区脉状黑钨矿床成矿母岩的石榴子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南岭地区某些脉状黑钨矿床成矿母岩的石榴子石研究,石榴子石分子的组成是:锰铝榴石55.6%,铁铝榴石39.3%,镁铝榴石1.95%,钙铁榴石3.1%。它们属于锰铝-铁铝榴石类质同象的成分系列。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这些石榴子石是富锰的锰铝榴石,因为它们的L频带值为302—308cm~(-1)。K频带值为340—343cm~(1-)。L频带值随矿物的MnO含量增加而降低。穆斯鲍尔谱表明,它们的化学位移值为1.247—1.269mm/s,四极分裂值为3.54—3.58mm/s,线宽值为0.269—0.349mm/s。MnO含量增加,FeO含量减少,四极分裂值升高。它们是从壳源型花岗岩浆的晚期富锰分异产物中结晶的。石榴子石的形成温度为550—860℃,压力为1—4kb。  相似文献   
9.
南岭成矿带是太平洋及印度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囊括大量稀有-有色金属矿床的中心弧形构造-岩浆岩系正是这个“钳式”应力场作用的集中体现,“深部叠加-重熔”——以板块持续运动和相对高速率运动产生并贮集能量为前提,以俯冲板块不断带入新的挥发物质为条件,随着动力热和挥发组分的不断回流—汇集—贮集而使仰冲板块深部预热的原地或途中固化-半固化的先期熔融的岩浆岩发生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岭山地湖泊多环芳烃的大气沉降历史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大山脉对大气环流具有阻挡或屏障作用.通过分析测定南岭山地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垂直分布,结合210Pb定年,探讨了大气PAHs污染在南岭山地的沉积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以低环数化合物为主,其中尤以菲的含量为最高.在剖面深度0~28 cm范围内,总多环芳烃的含量范围为86~778 ng/g.自1970年开始,PAHs含量持续增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中后期PAHs含量略有降低;在2000年后,沉积柱中的PAHs含量呈急剧增加之势态.多环芳烃在大气迁移过程中发生了组成分异,沉积物中相对富集轻组分(低环数)PAHs,与颗粒物结合的大气干湿沉降是PAHs向偏远山地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