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聚集和附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2,5和25mg/L的脑啡肽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血细胞聚集和附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2~25mg/L的脑啡肽均抑制血细胞的聚集,并且随着脑啡肽质量浓度的升高,对血细胞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强。2mg/L的脑啡肽促进血细胞的附贴,5mg/L和25mg/L的脑啡肽抑制血细胞的附贴。实验证明脑啡肽对栉孔扇贝的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贝类LA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获得文蛤LAP3(Mm-LAP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组织及发育时期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m-LAP3基因cDNA全长2 037 bp,ORF区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Mm-LAP3蛋白由Peptidase_M17超家族序列的N-端结构域和Peptidase_M17催化结构域组成。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Mm-LAP3基因在文蛤成体6个组织和幼体10个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斧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这与斧足蛋白含量丰富、代谢旺盛相关;在幼体10个发育时期中的表达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D形幼虫时期达到最高,随后又有所降低,推测Mm-LAP3基因在早期发育时期参与了某些组织器官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广东南澳岛近海是我国龙须菜养殖的重要基地。为了探究龙须菜养殖对藻华防治的贡献,分别于2016年3月、5月和6月在广东南澳岛北部海域不同养殖功能海区进行采样,研究龙须菜养殖前后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对有机营养盐的水解利用,探讨龙须菜养殖对浮游植物竞争利用营养盐和生长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水质较清洁,无机氮磷含量较低,春季至夏季,随着龙须菜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浓度不断下降,至6月南澳海区成为磷限制海域。在5月龙须菜生长高峰期,龙须菜养殖区和龙须菜鲍鱼混养区的DIP浓度显著低于鲍鱼区和非养殖区,龙须菜养殖区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亮氨酸氨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活性显著升高,表明龙须菜养殖区浮游植物受到较为明显的营养胁迫。而龙须菜收割后,该养殖区的叶绿素a含量则显著上升,甚至高于其他区域。该结果表明在南澳岛海域,龙须菜养殖通过营养竞争关系(尤其是磷)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大规模龙须菜养殖可能有助于抑制有害藻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风除痒汤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除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粉坐浴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肛门瘙痒及皮损积分变化,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的浓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肛门瘙痒及皮损面积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亮氨酸脑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除痒汤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β-内啡肽的浓度、减轻中枢性致痒有关。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夏季,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调查了亮氨酸氨肽酶活性(LAPA)的分布,跟踪分析了上升流过程中该酶活性的变动规律,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该海区LAPA的影响及水华过程中亮氨酸氨肽酶的应对机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近岸区的IAPA明显高于浅滩区和陆架边缘区,推测溶解有机氮(DON)是影响LAPA的主要因素。上升流过程中,LAPA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表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总体表现为表层〉10m〉15m以深,随着水华的发展,LAPA逐渐升高,浮游植物水华后期产生的大量DON,可诱导亮氨酸氨肽酶表达至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7.
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 血淋巴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是清除入侵微生物的主要方式。本文在长牡蛎中鉴定了一个包含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结构域的新型基因, 命名为CgLRRC69。对该基因的组织分布分析表明, CgLRRC69 mRNA在血淋巴细胞、鳃、肌肉、外套膜、心脏、消化腺和性腺中广泛表达。副溶血弧菌感染可以显著地刺激CgLRRC69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 并且在感染后6h达到峰值。同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CgLRRC69可以特异性结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表明它可能在免疫防御中有功能。吞噬实验结果显示, CgLRRC69重组蛋白可以显著地提高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 RNAi干扰CgLRRC69在牡蛎体内的表达, 显著降低了血淋巴细胞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因此, 这些结果揭示了CgLRRC69作为一种新型模式识别受体, 可以特异性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成分LPS, 通过调理作用有效地清除细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畜禽养殖源有机质为DON氮源,应用XAD-8树脂分离亲水性和疏水性组分,并进行单一藻和双藻混合DON加富室内受控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DON组分和疏水性DON组分均可促进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其中,亲水组分的促进作用优于疏水组分(P<0.05,α=0.05)。在溶解无机氮浓度不受限条件下,通过DON加富培养,中肋骨条藻相对于米氏凯伦藻具有竞争优势,表现为氮营养盐吸收速率常数、氮亲和力指数和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常数均大于米氏凯伦藻(P<0.05,α=0.05),这可能与米氏凯伦藻在吸收利用DON过程中,需要分泌更多的亮氨酸氨肽酶以提高其营养供应策略有关,而中肋骨条藻则可以在较低的酶活性下吸收利用不同形态和组成的氮。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动力学上加深不同DON组分对长江口赤潮多发区中肋骨条藻赤潮爆发支撑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Bacterial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to evaluate bacterial role in ocean carbon fluxes.Estimation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leucine-to-carbon conversion factors that change widely across environments.However,empirical leucine-to-carbon conversion factors(e CFs) are seldom determined in situ because of time consuming and little is known on regulating factors for the e CFs.During May 2015 to January 2016,fourteen dilu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from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to the coas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o determin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the e CFs and its potential controlling factors along 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The e CFs showed clear spatial variations with the highest(1.27–1.69(kg C)/(mol Leu)) in low salinity waters(salinity15),intermediate(1.03–1.25(kg C)/(mol Leu)) in moderate salinity(salinity of 15–25),and the lowest(0.48–0.85(kg C)/(mol Leu)) in high salinity waters(salinity25).Substrate availability was responsible for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e CFs.In the pristine coastal waters,low e CFs was related to substrate limitation and leucine incorporated was respired to maximize the survival rather than bacterial production.Hence,the e CFs measurement was needed for estimating bacterial production accurately in various marin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0.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2种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分光光度技术对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血淋巴中自由基及其相关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脑啡肽浓度为1μg/mL时血清和血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高于对照外,脑啡肽浓度分别为10和50μg/mL,作用时间分别为1,3和5h时,血清和血细胞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H2O2)和CAT的含量或活力均低于对照;随着脑啡肽浓度的升高,其含量或活力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的自由基NO和H2O2及其相关酶的含量或活力起副调节(抑制)作用。相同的脑啡肽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或活力又有所回升。说明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可能存在脑啡肽的拮抗物质。脑啡肽可能在栉孔扇贝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