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原发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产业集群是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基因”,产业特定性知识,产业氛围与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是原发性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小企业大群落,区内企业的分工协作与竞争,产品的多样化与差别化及集体学习是其主要特点;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创造,区域品牌树立,学习型企业群落创建及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培育是产业集群区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in the Gejiu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ranks the first in the world.The radon level(indoor,soil) was measured in the Gejiu area by the SSNTD method from 1990 to 1996,The result indicates an extensive high-level of indoor radon in that area though U and Th are lower in local limestones,The indoor radon level of houses located in the geologic fault zone is 6 times high that 2km far from the fault zone.The reason probably is that the radon level of soil in the fault is 6-8 times high that 1 km far from the faults.our data indicate that a lower range of radon levels,0-100Bq.m^-3,exists in healthy families.However,a higher radon level,over 800 Bq.m^-3,is often found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cancer patients‘ homes(the house-owners are suffering from either lung cancer or leukaemia or liver cancer),Obviously,an increase in lung cancer incidence follows an increase in indoor radon level,The risk of cancer induced by indoor radon is no longer an inference,but a fact.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南宁市不同位置的三家医院的支气管哮喘发病资料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得知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气象因素是锋面过境,气压变化较大,干旱少雨,湿度低,气温偏低和温度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30例肺癌的 MRI 及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结果表明:MRI 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肿块的大小、范围、部位及叶以上支气管的受累情况;容易显示胸壁、纵隔、隔肌及远处转移,对胸壁受侵犯诊断准确率为86.7%;无需使用造影剂能直接显示肺门及纵隔区大血管的受累与否、诊断准确率为83.3%;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90%,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5.7%;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比较,MRI 对肺癌分期准确率为80%。故认为 MRI 是对肺癌分期癌一种准确的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收录的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频次、关联规则、聚类、核心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42篇文献,包含52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272次,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定喘、足三里、丰隆、膻中、尺泽、列缺、天突、风门、大椎;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任脉。特定穴多选用背俞穴、交会穴及五输穴。腧穴配伍以肺俞-定喘最为常见。核心腧穴处方:肺俞、定喘、足三里、丰隆、膻中、风门。结论:特定穴的选用是针刺治疗哮喘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重视“治脏者,治其俞”之选穴思想,突出“局部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之配穴特点,从而体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文献,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8篇,处方103首,中药197味。频次≥20次的中药有18味,排前10位的依次为葶苈子、茯苓、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泽泻、桂枝、半夏、薏苡仁。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补虚、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平喘。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组合有37组,排前4位的依次为茯苓-葶苈子、白术-茯苓、茯苓-黄芪、大枣-葶苈子。支持度≥25%的核心药物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葶苈子、大枣、桂枝、泽泻。中药聚类分析提取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多属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为本,饮停胸胁为标,病机多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此病多以甘温益气补虚治本,苦寒泻肺利水治标,同时兼以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败酱草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败酱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作为筛选标准。运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NSCLC的作用靶点,将两者基因取交集,在Cytoscape 3.8.2软件导入共同基因,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败酱草作用于NSCLC的有效活性成分共11种,作用靶点有87个,包括肿瘤P53蛋白(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原癌基因蛋白(MYC)、半胱天冬酶3(CASP3)、G1/S特异性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等基因;作用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癌症的途径、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病毒)感染、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结论:败酱草对NSCLC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P53、AKT1、MYC、CASP3、CCND1等关键蛋白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痛经(P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Web of Scinece 7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原发性痛经中医体质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年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血瘀质占比[OR=1.60,95%CI(1.15,2.23),P=0.005]、阳虚质占比[OR=2.11,95%CI(1.55,2.87),P<0.00001]、气郁质占比[OR=2.04,95%CI=(1.52,2.72),P<0.00001]、气虚质占比[OR=1.53,95%CI(1.15,2.03),P=0.003]、平和质占比[OR=0.48,95%CI(0.33,0.71),P=0.0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痛经中占比高于对照组的前3种体质类型是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这3种体质可能增加PD的患病风险,平和质可能减少P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CT淋巴管成像(CTL)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诊断及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原发性乳糜尿的79例患者的临床及CTL影像学资料,CTL指标主要包括:①肾脏受累侧别及肾内淋巴管分布范围:单肾、双肾、肾窦、肾实质及肾门上区、肾门下区;②腹膜后异常淋巴管分布情况:包括腹膜后、腰干区域、肾血管周、肾周脂肪囊、肾上腺区域等;③腹盆部及胸部扩张淋巴管分布及淋巴反流情况;④其他异常表现:包括腹盆部、胸部及骨骼等部位的淋巴管相关异常改变;⑤影像学分级:按照腹膜后累及区域范围进行影像学分级,将腹膜后区域分为左侧和右侧肾门上区、肾门下区、腰干区、肾血管旁区、肾周区等10个区域,累及5个及以内区域为轻度,累及6个及以上区域为重度。根据乳糜尿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临床特点及CTL征象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利用一致性Kappa检验评估原发性乳糜尿患者影像分级及临床分级的一致性。结果:79例CTL示肾内异常碘油沉积74例(93.7%),单肾55例(69.6%),双肾19例(24.1%),肾窦74例(93.7%),肾实质37例(46.8%);肾门上区61例(77.2%),其中单侧52例(65.8%),双侧9例(11.4%);肾门下区61例(77.2%),其中单侧47例(59.5%),双侧14例(17.7%);腹膜后78例(98.7%);腰干区域76例(96.2%),其中单侧20例(25.3%),双侧56例(70.9%);肾血管周72例(91.1%),其中单侧45例(57.0%),双侧27例(34.2%);肾周脂肪囊14例(17.7%),其中单侧13例(16.5),双侧1例(1.3%);肾上腺区域12例(15.2%);膀胱内31例(39.2%),膀胱周12例(15.2%),髂血管周73例(92.4%),腹盆壁14例(17.7%),会阴12例(15.2%),直肠周14例(17.7%),肠系膜26例(32.9%),肠壁11例(13.9%),肠管内5例(6.3%),胰腺周15例(18.9%),脾周2例(2.5%),肝周7例(8.8%);肺门1例(1.3%),纵隔14例(17.7%),心包1例(1.3%),胸膜外25例(31.6%),胸壁2例(2.5%),骨骼2例(2.5%),胸导管末端70例(88.6%)。79例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中,临床分级为轻度27例,重度52例,影像学分级为轻度40例,重度39例,两种分级的一致性中等。结论:CTL能够准确评价原发性乳糜尿患者的肾内及腹膜后扩张淋巴管分布及范围,评估胸腹盆部淋巴管及胸导管异常情况,为原发性乳糜尿的诊断、分级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