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王蔚芳  向玲  王琳  黄滨  李会涛 《海洋科学》2020,44(2):113-119
本实验旨在探究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垂体组织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作者在每千克等氮等能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00和1 600mg的DL-α-生育酚乙酸酯(维生素E)投喂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成鱼(464±2.6) g,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另外,在L-15培养基中添加0、18和54μmol/L的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成鱼(464±2.6) g的垂体细胞进行为期3 d的体外原代培养实验。分别取垂体组织和原代细胞,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其gh 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垂体组织中gh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400 mg/kg组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细胞培养液中维生素E浓度的升高, gh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维生素E能够促进半滑舌鳎垂体组织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尿崩症(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我院1990.12-1994.12月四年间在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社会源性尿崩症,并对其病历,分类,病理转归,CT和MRI表现,诊断治疗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脑垂体后叶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源性尿崩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0例非典型的垂体区肿瘤,结合手术发现和临床随访作了回顾性研究,并对垂体肿瘤CT表现分类,病理和临床以及鉴别诊断作了全面系统的复习,本组资料显著说明垂体高密度的增加对垂体区肿瘤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相反垂体的低密度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较低,对于CT诊断明确的鞍区肿瘤,内分泌学检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是有帮助的,诊断困难的微腺瘤,决定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应用兔抗血清对抗鱼类和哺乳类促激素及其受体的多克隆抗体对雄性半滑舌鳎脑垂体和精巢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其结果显示GnRHR、LHR和GtH免疫活性定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腺垂体和精巢中.GtH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免疫强度随着精巢发育成熟而明显增强.同时还发现睾酮(T)和雄激素受体(AR)在半滑舌鳎精巢中的定位有别于其他鱼类,尤其是雄激素受体(AR)免疫活性在精原细胞中的数量很少.依据这个特点文中还讨论了其可能与精巢发育的关系,同时证明了半滑舌鳎精巢发育像其他硬骨鱼类一样受激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人们还认识到,长期哺乳可以有效地避免怀孕。最近,科学家已经证实,由于长期哺乳,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对卵巢排卵起抑制作用(表现为闭经),以此来达到自然避孕的目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生命延续和种群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自身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方面的种种原因,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存危机,于是避孕和计划生育就成了人类生命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行为和策略。那么,在缺少科学技术和对生命、生育现象科学认识的古代,人们是怎样有效地避孕的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分析垂体腺瘤CT表现,探讨其与肿瘤分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为本组21例垂体腺瘤中肢端肥大8例,闭经伴泌乳8例,多饮多尿1例,无特异性明显临床表现4例,经冠状位CT扫描增细并局部放大,结果得到本组CT所见实性肿瘤7例,囊实混杂13例,囊性1例,手术病理结果为色性细胞腺瘤13例,嗜酸性细胞腺瘤7例,垂体腺瘤恶变1例,结论明确CT是诊断垂体腺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CT改变,再结合临床表现对肿瘤分类有  相似文献   
7.
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出鲤鱼(Cypinuscarpio)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由有髓神经分泌纤维和三种无髓神经分泌纤维(A.B.C)以及垂体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神经分泌纤维与垂体细胞之间存在着突触联系,神经分泌纤维之间只有细胞间连接(桥粒)。在神经垂体组织中还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垂体细胞,另外在血管间道内观察到了很少见的特殊空泡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垂体组织中小分子化合物的代谢变化,探讨百合鸡子汤可能影响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采用CUMS建立抑郁模型,取大鼠垂体组织进行核磁共振检测,采用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差异代谢物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来确定百合鸡子汤可能影响的代谢途径。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组间差异明显,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乳酸、谷氨酰胺、胆碱等8种差异代谢物。相较于正常组,乳酸、丙氨酸、谷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在模型组垂体中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相较于模型组,乳酸、丙氨酸、谷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在百合鸡子汤中剂量组垂体中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结论:抑郁能够显著改变大鼠垂体组织的代谢物谱,百合鸡子汤可能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D-谷氨酸、D-谷氨酰胺代谢,精氨酸合成,牛磺酸、亚牛磺酸代谢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