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9篇
海洋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IBS-QO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优(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SP、VIP、IL-6、IL-8、TNF-α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3.33%(1/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对2组有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29%(4/28),低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IBS-D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降低脑肠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产后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产后肥胖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2组取穴相同。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腰围、臀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35/35),对照组为88.6%(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值、腰围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2组臀围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的改善程度明显,可获得理想的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取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0%,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奇正消痛贴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症状、体征积分,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2组的近期疗效相当,但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治疗阳虚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虚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32 例,应用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中焦及双肾区的红外皮温均值,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2 例患者中痊愈11 例(34.38%),显效7 例(21.87%),有效12 例(37.50%),无效2 例(6.25%)。患者的体质量、BMI、WC、WH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焦、双肾区的红外皮温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降低阳虚痰湿质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量、BMI、WC、WHR,提高中焦及双肾区的红外皮温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序贯瑶药硬膏敷脐并结合优质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序贯瑶药硬膏敷脐治疗及相应的优质护理。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3.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及2组IBDQ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10.0%,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序贯瑶药硬膏敷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结合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下血清皮质醇(CORT)、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变化,探讨五脏俞穴位埋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埋线组(C组)、模型+应激组(D组)、模型+应激+埋线组(E组)。应激从第5周开始,每天1次给予制动应激,持续4周。五脏俞穴位埋线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ACTH、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CRH、CORT含量降低(P<0.05),ACTH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ACTH、CRH、CORT含量及E组CRH含量升高(P<0.05),E组ACTH含量降低(P<0.05),CORT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ACTH、CORT、CR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障碍,慢性应激可加重HPA轴的功能紊乱,五脏俞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应激和衰老导致的HPA轴功能障碍状态,降低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