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CT表现。指出子宫外形呈不规则结节样增大,边缘光整,强化后的混合密度征及边缘线影是CT诊断子宫特异性很强的征像。对那些多肌瘤,瘤体较大,合并复杂变性者,能弥补B超因肠道气体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不足。因此CT在子宫肌瘤的影像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其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自愿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均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经动脉造影证实后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患者于术后1~3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腹痛、发热、少量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持续4~6天后大多数可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于术后3、6、12个月分别行超声复查子宫与瘤体体积,术后随访患者血红蛋白、LH和HSH水平,多个时间点的重复测量资料首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子宫与瘤体体积均缩小,随着UAE时间延长,子宫及瘤体体积均进行性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术后3、6、12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术前、术后3、6、12个月LH、FS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UAE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且术后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全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韩冰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分别阐述了从病因病机辨治和从周期辨治的理法方药。临证采用消补结合的原则,立补益正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大法。根据月经不同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别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举例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方法及其在评价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状态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受检者先行盆腔常规平扫,然后对选定层面采用MultiScan序列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CT软件包对灌注图像进行后处理,测量并记录子宫肌瘤(n=18)及正常子宫肌层(n=17)的血流量、血容量及达峰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子宫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均获得成功;灌注成像显示子宫肌瘤灌注高于正常子宫肌层(t=3.540,P=0.001),子宫肌瘤的血流量、血容量及达峰时间分别为(54.87±19.09)ml·100g-1·min-1、(12.41±4.07)%和(18.61±5.31)s.正常子宫肌层的血流量、血容量及达峰时间分别为(32.82±17.68)ml·100g-1·min-1、(8.78±6.25)%和(20.64±5.71)s.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为定量检测子宫及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菊藻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筛选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菊藻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最大肌瘤体积、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月经量和最大肌瘤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82.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7.14%,随访1年,复发率治疗组为3.23%,对照组为14.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菊藻丸联合治疗对改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癥散热敷防治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疗效。方法: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予消癥散热敷下腹部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血清相关指标。结果: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血清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散热敷治疗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