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削平贼寇、还我河山。"雄视东南海域的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雕像,张扬着英雄气概。鼓浪屿原名沙洲。唐代时,李姓人家上岛开发。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金厦,在鼓浪屿训练水师。对岸的胡里山炮台,在抵御倭寇十几年的入侵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三桂的遗脉隐居何方?绝代佳人陈圆圆墓葬何处?在中国历史上,这一直是个未解之秘。大量证据证明,马家寨吴氏家族就是吴三桂后裔,而被吴三桂后人指认作"陈老太婆"的墓穴极有可能是绝代佳人陈圆圆的墓穴。  相似文献   
3.
矿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人类的进步史就是对矿产从认识到开发利用的历史。从今天看,重新认识矿业文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阻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药志 《中国地名》2011,(2):29-29,31
明末清初,自后金政权定都沈阳以来,沈阳的城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四方皇城”的构架。“四方皇城”的形成与确立,为沈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现代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沈阳古城的一些古建筑相继倾毁,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  相似文献   
5.
牛汝辰 《地图》2014,(4):24-39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2014年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随后,他运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例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1 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 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博 《地图》2010,(4):122-129
北京阜成门外一片密林深处,静静地矗立着几座墓碑。其中的一座很奇怪:两米多高的墓碑,上方残缺一段,中部有水泥粘连的痕迹;墓碑倒置,本该出现在背面的碑文却密密麻麻地刻在正面,而这段饱含深情的祭祀碑文,竟出自康熙帝之手。那么墓主究竟是谁?他何以得到如此高规格的追思呢?转到墓碑背面,答案揭晓——"耶稣会士汤公之墓"。墓主正是明末清初德国来华传教士汤若望。"残首断腰"、背向而立的墓碑,似乎要给每位前来瞻仰的游人讲述东西方交流进程中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北京古观象始建于公元1442年(明正统七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时的磨难与艰辛。中国的学者与西方传教士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重要的天文仪器。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直接相遇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本文通过查阅期刊论文、医家著作、医案医话等文献资料,分类梳理总结提炼,发现医家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文人、佛教道教人士、西方传教士、达官显贵、商贾巨富)的交游对医家医德和医术的提高、著作的编纂及流传、知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开拓视野,触类旁通;著书立说,广为传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西汇通,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9.
孙果清 《地图》2010,(6):132-133
<正>明末清初,西方的经纬度测量和制图技术已传入中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用新法测制并编绘的全国地图,代表着中国制图发展的方向。但是中国传统地图画法仍延续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10.
孙果清 《地图》2010,(3):136-137
<正>测绘与地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以来,各种地图带着不同时代的特色相继出现。明末清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地图测绘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