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38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西南淡竹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相  陈洁  罗丹 《地质论评》2008,54(3):387-398
本文对浙西南地区淡竹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群进行了形态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花岗闪长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锆石: 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前者为自形—半自形的长柱状晶体, 无色透明, 富含岩浆和矿物包裹体, 其背散射电子图像 (BSE图像) 显示出均匀的内部构造 (少数具有韵律环带构造), 其晶型指数落在钙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的范围内; 后者大多数以增生边的形式围绕岩浆锆石生长, 极少量呈他形的粒状晶体, 呈黄褐色—半透明, 其BSE图像亦呈现均匀的内部构造。这两类锆石在化学成分上有较大的差异, 表现为岩浆锆石比变质锆石明显地富U、Th、Y等阳离子置换元素。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 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分别形成于1875±33 Ma和209±12 Ma两个不同的时代, 为浙闽运动和印支运动在浙西南地区的表现提供了有力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2.
湛江湾沿岸工程冲淤影响的预测分析Ⅱ.冲淤的数模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研究I动力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窦国仁等提出的河道二维全沙数学模型,建立了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地选取模型中有关参数,比较好地模拟了日前湛江湾冲淤变化的基本态势,并对湛江湾开发工程后港湾可能引起的冲淤强度变化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其结果与动力地貌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给沿岸水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海滩、河口和沿岸水域受到有毒物质和营养盐的严重污染,鱼贝类资源大量减少,有的水域已达到危险程度;给沿海公共卫生和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安德鲁飓风给美国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多年来已禁用的DDT和含氯农药仍在鱼贝类体内聚集,威胁着人类、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的健康。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关注着各类沿岸问题,于1989年制定了“沿岸海洋规划”(COP),以集中NOAA和沿海科学界的力量来解决长期存在的沿岸急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用边界拟合坐标系统,解决了闽江河口河道曲折汊道多造成的计算方向与河底走向交角过大的难点;针对闽江河口长宽比相差较大的特点,移植了通常用于河道计算的沿纵向求解大尺度矩阵问题转化为沿横向小尺度矩阵求逆的水流方程求解方法,采用全隐差分格式,使闽江口数模网格步长最小控制在50m左右,时步长达3min,潮位、流场与实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我国渤海海域近50年的勘探历程,分析了油气发现的特点,指出从下第三系到上第三系勘探思路的转变是导致发现系列亿吨级大油气田的关键。迄今为止的重大发现主要分布于环渤中凹陷油气富集圈和沿岸两大地区。认为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渤海海域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的周围地区均发现有大油气田,因此将是发现油气田的有利地区。根据全国3轮油气资源评价数据,我国在渤海海域的油气勘探尚大有可为,重要的是要求较高的科技研究水平和更大的投入力度,渤海深浅层次资源潜力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发掘。认为在50余年的勘探历程中,我3大国有石油公司及全国相关科技工作者均做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刺参夏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又称仿刺参,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1,2],主要分布于北纬35°到44°的广大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俄罗斯的海参威,经日本海、朝鲜半岛南部到中国黄、渤海[3,4]。据报道,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是该物种在中国分布的最南界[5]。刺参是典型的温带种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生态习性:当夏季海水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后,刺参即迁移到海水较深、较安静的岩石间不动不食,这种现象称为“夏眠”(aestivation)。日本学者Mit-sukuri[6,7]最早观察到刺参的这一现象并提出了夏眠…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山东南部海岸几十年来的地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砂质海岸等深线变化预测理论,建立该区的岸滩侵蚀演变预测模型,研究了该区域岸滩演变规律。实测资料验证表明:预测结果合理,基本反映了本区岸滩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探讨一种基于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的波浪破碎模型在沿岸流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针对控制方程中的完全非线性项对沿岸流成长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完全非线性项有使平均流局部化的作用;通过数模实验还发现,垂向高阶涡度项可以有效抑制破波区外回流;运用Visser的实验室沿岸流实测资料从沿岸流速度、波高和平均水位几方面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紊动参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福建闽江口外海岸植物生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录了福建闽江口266种海岸高等植物,其中草本占70.2%、灌木占21.4%、藤本和乔木占8.4%.喜盐种在河口的内侧、中区和外侧占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7%,6.8%和11.8%.二叶红薯、南方碱蓬和番杏是盐碱土的指示种.在内侧近淡水区有繁茂的咸水草、芦苇和芦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