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227篇
地质学   1073篇
海洋学   93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湖南洪江国家黄精标准化基地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含量,为多花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硫酸-蒽酮试剂显色,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花黄精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3.28~19.68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2),多花黄精多糖平均含量为8.05%。结论:洪江种植基地的多花黄精品质优良,洪江是道地黄精药材种植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西钦州(Gq)、福建霞浦(Fx)、浙江温州(Zw)、浙江三门(Zs)、浙江宁海(Zn)、浙江慈溪(Zc)等6个野生群体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肌肉进行了氨基酸及脂肪酸分析。共测定出19种游离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在80.94—191.39mg/g之间, Gq为最高;总脂肪酸含量在7.97—11.38mg/g之间,Zn为最高。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和精氨酸;主要脂肪酸为C20:5n3(EP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平均值为(22.47±5.84)%。各群体风味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比例(TDAA/TFAA)和总脂肪酸比例(PUFA/TFA)分别为(53.62±5.43)%和(59.27±5.29)%。Zs群体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C22:6n3(DHA)均为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相似性与地理距离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Gq群体,在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分类中与其他群体区分比较明显。各群体风味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Zw、Zc与Gq群体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甜味; Fx、Zn与Zs群体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香味及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自然成分添加剂对东星斑Plectropomus Leopardus的影响,选择了虾青素、叶黄素、螺旋藻和玉米蛋白粉4种自然产物,以不同量分别添加到石斑鱼配合饵料中制成实验饵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喂养东星斑75 d,测定了实验前后东星斑的生长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3个主要生长指标和鱼体代表部位的体色指标。结果显示,4种添加物对东星斑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4种添加物均使东星斑的体色亮度L*值略变小,且部分体色L*值影响显著;4种添加物均能使东星斑的a*值和b*值升高,且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显著,尤其是虾青素,对东星斑体色整体变红、变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而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虾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玉米素或水杨酸,结果发现0.05mg/L玉米素或25mg/L水杨酸处理5d后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最多。该浓度玉米素或水杨酸可显著提高光胁迫下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3.4×10~5cell/mL和3.0×10~5cell/mL;同时玉米素与水杨酸组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上升,分别为1.7%和1.6%,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9.2%和25.6%。玉米素缓解了高光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基因——Rubisco大亚基(rbcL)及其活化酶(rca)、碳酸酐酶(ca)的下调表达,但对虾青素合成途径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水杨酸则相反,在胁迫后期不能缓解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但可使bkt基因显著上调,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5倍。本研究首次比较了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发现玉米素比水杨酸具有更好的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滋阴温阳活血颗粒中两种指标性成分(腺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phenomex Kinet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m,检测波长254nm;以腺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性成分,共测定10批滋阴温阳活血颗粒。结果:10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在2.706~4.132mg/g范围内,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3.692~4.948mg/g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快速、准确、高效,能够对滋阴温阳活血颗粒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对20个氯代苯酚类化合物进行了CNDO/2量子化学计算,讨论了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水生物翻车鱼(Bluegill)、花鳉鱼(Guppy)、和虾(Shrimp)半致死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获得了表示其构效关系的三个线性方程,它们的显著性均远高于α=0.01水平。结果表明:氯代苯酚化合物苯环上碳原子的兀电荷之和(∑Qπ_R)越大苯环上碳原子的净电荷之和(∑Q_R)越大,或LUMO轨道能(E_(LUMO))越低,均使化合物对Bluegill和Guppy水生物的毒性增大;而化合物苯环上羟基邻位的碳原子的兀电荷布居(P_3)越大,同时HOMO轨道能E_(HOMO)越高,则化合物对Shrimp毒性也越大。据此,可预测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对上述三种水生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 1500 Ix and 5000 Ix)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ix strains of marine diatoms Cylindrotheca fusiformis (B211 ),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l14, Bl18 and B221) Nitzschia closterium (B222) and Chaetoceros gracilis (B13) was investigated.The total lipids of B13, Bl14, and B211 grown at 5000 Ix were lower than those grown at 1500 Ix. No evide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Bl18, B221 and B22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hanged considerably at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y although no consist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a single FA and light intensity. The major fatty acids of the 6 strains were 14:0, 16:0, 16:l(n- 7) and 20:5(n-3) . Cylindrothecafusiformis had high percentage of 20:4n - 6 (9.2 - 10.9% ) . The tot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rl all 6 strain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The percentage of the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in all strains except Chaetoceros gracilis.  相似文献   
9.
10.
冻藏龙眼果皮细胞膜透性、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油谭本”龙眼在-40℃条件下进行速冻,然后转入-18℃恒定低温冷库中冻藏180d。测定了龙眼果实速冻时的冻结曲线、冻藏过程中果皮细胞膜渗透率、果皮内PPO的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0℃的冷冻温度即可满足速冻要求;冻藏可以有效地抑制果皮内PPO的活性,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较小,能够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