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免疫与抗癌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航 《海洋科学》1999,23(3):30-32
自1811年Bracomno发现甲壳质以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及开发利用。其研究和利用已涉及到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国防、食品、日用化工等众多领域,尤其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引起极大关注。据报道,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辅助免疫、抑制癌细胞及肿瘤生长等作用,因此,这类物质不仅可以作为健康人防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还可以在临床上治疗早期癌症,并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的放化疗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疗效、减少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1 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免疫活性及机理1.1 免…  相似文献   
2.
在铈盐引发下甲壳质膜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质(Chitin)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多糖类衍生物,有如下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微晶甲壳质在乳白鱼肝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微晶甲壳质的乳化性能以及它在乳白鱼肝油中的应用。微晶甲壳质的独特性能如乳化性,持水性,稳定性等在乳白鱼肝油中都表现的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壳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一种天然多糖 ,其分子的部分基团进行修饰后可产生多种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既保留甲壳质的部分活性功能 ,又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生理作用 ,因此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研究与开发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成为目前多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下面就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的生理活性研究作一综述。1伤口促愈活性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作用已得到证明。已研究发现 ,伤口愈合的过程中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都很重要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对这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M…  相似文献   
5.
甲壳低聚糖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壳质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等外壳的重要成分,也是一些低等植物如真菌类的重要成分。据估计,自然界中每年甲壳质的生物合成量约为109~1010t,它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2大类再生有机资源。甲壳质的化学结构为B-(1,4)-2一乙酰氨基-D-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1],其部分或全部脱乙酸基的产物称为甲壳胺,它们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2]。随着甲壳质/甲壳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甲壳胺/甲壳质的降解产物——甲壳低聚糖,其性质得到改变,具有独特的更具魅力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1,3]…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源于羧甲基甲壳素(carboxymethyl chitin, CMC)的吸附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去除方面具备诸多优势,如高效吸附性、选择吸附性、环境友好、制备原料储量丰富等。为有效去除不同水介质(去离子水、模拟废水、自来水和海水)中的六价铬Cr(Ⅵ),将甲壳质(chitin, CT)羧甲基化获得CMC,后以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为交联剂和功能基团,采用反相乳化法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PEI修饰的CMC复合微球(CMC-PEI),并对CMC-PEI微球的理化性质、吸附条件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EI通过酰胺反应成功接枝到CMC上形成CMC-PEI微球。CMC-PEI微球对Cr(Ⅵ)的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在吸附Cr(Ⅵ)的过程中,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根据Liu模型计算得知, CMC-PEI微球对Cr(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44.01 mg/g。吸附-解吸附实验发现, NaOH能有效地从微球表面解吸Cr(Ⅵ),表明吸附后的微球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光谱学分析结果表明, CMC-PEI微球对Cr(Ⅵ)的去除主要包括静电...  相似文献   
7.
8.
甲壳质生产物料平衡分析及清洁生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甲壳质传统酸碱法、酸碱法和微生物法清洁生产工艺及其优缺点以及主要物料投入和流失物,分析了以废弃虾、蟹壳为原料,以酸碱法作试剂生产甲壳质的污染状况;通过对酸碱法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生产工艺的比较,提出了酸碱法生产中使甲壳质废水排放达标的若干对策,指出了甲壳质清洁生产的可行途径;同时展望了微生物法清洁生产甲壳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降解甲壳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生物 (主要是微生物 )降解甲壳质的一些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在甲壳质降解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丁质酶的基本性质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指出了生物处理海洋资源 ,开发有用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 8种载体材料中选取自制的氨基含量约 2 .878mmol/ g的甲壳质作为固定化载体 ,采用吸附交联法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 ,对木瓜蛋白酶进行固定化。 17.5 mg/ g的固定化酶 /载体比例 ,p H6 .5 ,5℃下 ,先吸附 10 min,再以 0 .7%的戊二醛终浓度交联 12 h,所得固定化酶酶活回收可达5 2 .0 % ,酶活力为 3.5 4 U / g。固定化酶在 6 5℃以下 ,溶液酶在 5 5℃以下稳定 ;固定化酶在 p H7.0以下稳定 ,溶液酶在 p H6 .0以下稳定 ;5℃条件下 ,固定化酶贮藏半衰期为 183d;以酪蛋白为底物 ,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可达 2 7d。用固定化酶水解甲壳胺 ,产物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甲壳胺低聚糖得率约为 4 5 .5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