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4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土壤中氟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宁夏盐池地区高氟土壤为例,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样品中各形态氟进行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各形态氟的含量。根据研究目的及土壤特点将氟的形态划分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5种形态;对各种形态连续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提取液进行了选择。采用建立的方法获得提取土壤中F-的检出限为0.76μg/g;方法精密度(RSD,n=7)各形态氟为水溶态氟11.3%,离子交换态氟13.5%,可还原态氟10.7%,可氧化态氟8.9%。  相似文献   
4.
陈素丽  丁焱 《台湾海峡》1993,12(4):359-364
本文报告了文昌鱼酸性磷酸酯酶在不同浓度的盐酸胍作用下酶的构象与催化活力变化的关系。盐酸胍浓度在1mol/dm^3时,酶活力提高50%,随着盐酸胍浓度提高(2-4mol/dm^3),酶活力下降,荧光强度也下降,荧光发射光谱λmax值明显红移(330-358nm)。测其变性及失活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酶的失活速度大于变性速度,表现为慢构象变化,快活力变化的一种模式。在盐酸胍3-4mol/dm^3时,酶  相似文献   
5.
利玛原甲藻腹泻性毒素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5年分季度从海南省三亚海区采集附生于褐藻上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Ehrenberg)Dodge,经丙酮提取。提取液用pH=3的水除去麻痹性贝毒(PSP),取残留液注入小白鼠(BaB/C纯系),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即DSP)中毒的症状出现。初步确定此种藻中提取的毒素为DSP。  相似文献   
6.
黄土中游离氧化铁是指示夏季风的替代性气候指标之一。使用经典的CBD法提取游离氧化铁实验过程烦琐,而且实验条件不同对浸提结果影响很大。本实验采用盐酸羟胺-盐酸体系在不同的温度下浸提黄土中的游离氧化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与经典的CBD法进行对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代替CBD法,从而简化试验。  相似文献   
7.
8.
黄海北部降水中氟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峻  王剑  吕翔  张经 《海洋科学》1993,17(3):43-47
1988~1992年连续采集了黄海西北部的大气降水,分析样品中的氟而得到的80多个数据显示出大气降水中氟的平均浓度低于中国北方主要河流的氟平均浓度。在冬季,氟的浓度较其他季节高,这可能和降雨量减少以及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还难以估算出人为因素对氟在降水中化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数据显示出人口密集地区降水中氟的浓度明显高于人口稀疏的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9.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The complexation between gold and silica was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and calibrated at 200 °C: $$\begin{gathered} Au^ + + H_3 SiO_4^ - \rightleftharpoons AuH_3 SiO_4^0 \hfill \\ \log K_{(200^\circ C)} = 19.26 \pm 0.4 \hfill \\ \end{gathered} $$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show that AuH3SiO 4 0 would be far more abundant than AuCl 2 ? under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interest, suggesting that silica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chloride as ligands for gold transport. In systems containing both sulfur and silica, AuH3SiO 4 0 would b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an Au (HS) 2 ? as the proportion of SiO2 in the system increases. The dissolution of gold in aqueous SiO2 solution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reaction: $$\begin{gathered} Au + 1/4O_2 + H_4 SiO_4^0 \rightleftharpoons AuH_3 SiO_4^0 + 1/2H_2 O \hfill \\ log K_{(200^\circ C)} = 6.23 \hfill \\ \end{gathered} $$ which indicates that SiO2 precipi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governing gold deposition, and thus explains the close association of silicification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