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53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建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将30只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称重,随机分为SHR组,附子汤组,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采用对应药物灌胃进行模型制备,另取同品系同周龄雄性魏-凯二氏大鼠(WKY)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SHR大鼠24h饮水量、易激惹程度、痛阈、睑结膜充血及收缩压的影响。结果:附子汤组及参附注射液中、高剂量组造模后均出现了易激惹程度增高、睑结膜充血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多、痛阈降低、收缩压升高等肝阳上亢的表现,与WKY组及SH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制备新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但是具体造模机制以及造模药物用量需待进一步探讨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胃复方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胃复方的最大耐受量,给药组24h内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中药胃复方给予小鼠灌胃,对照组小鼠灌服等剂量蒸馏水,观察记录2组小鼠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最大给药量为221.7g生药/kg,相当于60kg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27倍。结论:胃复方无明显毒性,在规定剂量下用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气虚血瘀痰阻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解痉、机械通气、氧疗、补液、必要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及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2%(2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1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的综合疗效,改善其炎症因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药枕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2组VAS评分、NPQ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在实验室内, 22. 5±0. 5℃条件下以去头去骨去鳞片去皮的金色小沙丁鱼的纯肉糜为饵料饲养斜带髭鲷幼鱼,测定体重范围在 4. 6~6. 5g的斜带髭鲷的体重、体长的生长曲线及其生态转换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结果表明,斜带髭鲷的体重、体长在实验期间直线增长,体重、体长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t(w.w.湿重,下同 ) =0. 391 7t 5. 766 2(R=0. 999 6)和Lt=0. 105t 6. 265(R=0. 989 9).用胃含物法测定斜带髭鲷的胃排空率、日摄食量、日生长量、生态转换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得到斜带髭鲷消化道的瞬时排空率Rt= 1. 23 4×10-3 (m/m) /h,日摄食量Cd= 1. 342 9g(w.w. ),生态转换效率Eg=29. 50% ±2. 77% [m/m(w.w. ) ],特定生长率SGR=4. 71%±0. 69% [m/m(w.w. ) ].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中肠腺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中线上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盲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由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胚性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泡状细胞)所组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手术切除的37例胃癌患者的离体标本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显示308nm,337nm激发光谱均呈双主峰结构,双主峰的比值均能区分胃癌与正常胃壁(P<0.001).分别用308nm,337nm激发荧光光谱单因素分析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6.8%,86.4%和80.1%,72.1%,67.5%.对308nm及337nm激发荧光光谱双因素分析,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2.1%,91.9%,其诊断正确符合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以308nm及337nm双波长激发检测胃壁浆膜,双因素判别算法可较好地区分胃癌,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手术中快速识别胃癌在胃壁的浸润范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方法 ,初步探讨了扇贝肝胰腺组织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该组织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 ,并含有重要生理活性的 EPA和 DHA,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这些结果为扇贝加工后下脚料的利用 ,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