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日本新糠虾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新糠虾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日本新糠虾消化道可分为三大部分:前肠、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由内向外均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其中,前肠由口、食道、胃等组成;中肠有中肠前盲囊和中肠腺等附属结构。中肠腺腺管上皮细胞由4种类型细胞组成,分别称为胚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泡状细胞(B细胞)。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中肠盲囊的研究 Ⅱ中肠后盲囊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国对虾中肠后盲囊的组织和细胞结构;运用酶细胞化学技术,标记特异消化酶,探讨后盲囊的生理功能。认为(1)在蜕皮问期,中国对虾后盲囊结缔组织贮存来自中肠的营养物质,后盲囊上皮细胞可吸收结缔组织中的营养物质,经细胞内代谢作用,将部分代谢产物以上皮细胞顶端分泌的方式排入盲囊腔,再由盲囊外部的肌肉收缩,将这些代谢产物排入肠道。在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中,含有具细胞外消化功能的消化酶。(2)在蜕皮期,后盲囊结缔组织中贮存的营养物可由循环系统输送到机体需要养分的部位,以补充机体在禁食期对营养物的需求。因此,中国对虾中肠后盲囊具有调节对虾机体营养物平衡和分泌部分消化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中肠盲囊的研究:II中肠后盲囊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国对虾中肠后盲囊的组织和细胞结构;运用酶细胞化学技术,标记特异消化酶,探讨后盲囊的生理功能。认为(1)在蜕皮间期,中国对虾后盲囊结缔组织贮存来自中肠的营养物质,后盲囊上皮细胞可吸收结缔组织中的营养物质,经细胞内代谢作用,将部分代谢产物以上皮细胞顶端分泌的方式排入盲囊腔,再由盲囊外部的肌肉收缩,将这些代谢产物排入肠道。在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中,  相似文献   

4.
运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辩、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辩、晶杆囊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和食道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消化道其它部位的粘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除口腔腹面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食道、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和肠的粘膜下层、消化盲囊腺上皮和结缔组织中含有钙和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肝胰脏(或称肝脏)在各幼虫期和早期仔虾的发育。中国对虾的原始中胚层细胞是自原肠的顶壁分出移入囊胚腔中。在发育过程中。口凹是在第三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而原肛是在第六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的,所以口凹的发生早于原肛的发生。在溞状幼虫第一期,消化道的腔才完全贯通。在糠虾幼虫第一期,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胃磨和几丁质刚毛则出现于早期仔虾。甲壳类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前肠与后肠起源于外胚层。中肠则发生自内胚层。我们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中肠远远长于后肠。而后肠将发育为成体的直肠。两对肝盲囊分别发生自中肠的前段肠壁。在仔虾早期,前面一对逐渐退化消失,而后面的一对将发育为成体的肝胰脏。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衬里,中肠起源于内胚层,腔内无角质层。消化管壁均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前肠包括口腔、食道和胃,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食道嵴的折叠程度以及食道放射肌的排列密度随幼体发育而增加。胃的结构复杂,其内的角质层特化成前部的胃磨和后部的腺滤器。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中肠的前端背面有一对前盲囊管,沿胃的背面向前延伸,在发育上有长度的变化。中肠后端背面发出一支后盲囊管,在Z2形成,随后逐渐延长并发生弯曲。后肠始于腹部第二节,在蚤状幼体时最长可达中肠的两倍多,大眼幼体后随着腹部的退化而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肝胰脏(或称肝脏)在各幼虫期和早期仔虾的发育。 中国对虾的原始中胚层细胞是自原肠的顶壁分出移入囊胚腔中。 在发育过程中,口凹是在第三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而原肛是在第六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的,所以口凹的发生早于原肛的发生。 在溞状幼虫第一期,消化道的腔才完全贯通。 在糠虾幼虫第一期,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胃磨和几丁质刚毛则出现于早期仔虾。 甲壳类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前肠与后肠起源于外胚层,中肠则发生自内胚层。我们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中肠远远长于后肠,而后肠将发育为成体的直肠。 两对肝盲囊分别发生自中肠的前段肠壁。在仔虾早期,前面一对逐渐退化消失,而后面的一对将发育为成体的肝胰脏。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等地采集中华绒螯蟹五期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对其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912mm,1.332mm,1.628mm,1.998mm,2.221mm和2.644mm;胃在Z1中呈椭圆形,到Z3方才明显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至于贲门胃内的研磨结构和幽门胃内的滤器则要到大眼幼体才完全形成;在各期幼体中,中肠均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肠壁细胞呈圆柱状;肝胰管和中肠前盲囊在Z1中出现,而中肠后盲囊却要到Z2方才形成。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光镜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肝胰腺组成。食道肌层最发达,肌肉中富含蛋白质和脂类;胃内几丁质特化成胃磨和腺滤器;中肠上皮细胞游离面具发达的微绒毛,前、后盲囊上皮细胞有柱状和杯状两种形态;食道和后肠中分布有大量粘液腺。肝胰腺由发达的肝小管组成,肝小管管壁细胞有4种类型,即:R—细胞、B—细胞、F—细胞和E—细胞。还初步探讨了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幼体中肠腺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蚤状幼体 I期 (Z1)到仔蟹共六期三疣梭子蟹幼体固定 ,作横切、纵切和平切的连续切片 ,观察中肠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 ,并研究其细胞的超微结构。三疣梭子蟹的中肠腺起自前、中肠交界处 ,分左右两部分 ,每部分三叶 ,由总管与幽门胃和中肠相通 ,中肠腺管的长度和数量随幼体发育而增加。管壁的上皮细胞在各期幼体均可分为四种类型 :E-细胞 (胚细胞 )、F-细胞 (纤维细胞 )、R-细胞 (吸收细胞 )和 B-细胞 (分泌细胞 ) ,它们在中肠腺管中的分布位置和功能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早期幼体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酶学分析方法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幼体及仔虾 4种消化酶的活力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早期幼体消化酶活力表现差异,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活力为无节幼体(N)<溞状幼体(Z)<糠虾幼体(M)<仔虾(P),类胰蛋白酶的活力比胃蛋白酶高2倍左右;淀粉酶的活力Z-M期表现较高,以后随幼体发育淀粉酶活力明显降低;脂肪酶活力在早期幼体发育阶段变化不大,且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4月,在山东日照市涛雒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采用超薄切片和电观察的方法,对其中肠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幼体的中肠肠壁由3部分组成,即肠上皮、基膜和肌层。中肠上皮细胞具发达的微绒毛,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酶原颗粒等,它由两类细胞组成。第一类细胞在发育早期占多数,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减少,至仔虾期后,肠上波完全由第二类细胞组成,基膜分为内、外两层,且在  相似文献   

13.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幼体胃磨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青蟹幼体发育过程中,胃磨呈现出明显的变化。Z1缺乏胃磨的结构,ZⅡ开始出现中齿和侧齿的雏形,明显的可以识别的中齿和侧齿出现在ZⅢ,.从ZV开始胃磨已臻完善,除具有中齿和侧齿外,还出现了4个附属齿,包括两个附属的中齿和两个附属的侧齿。大眼幼体期,中齿和侧齿比ZV更加尖锐,附属齿也更加锋利。在仔蟹前,中齿齿尖发生特化,形成垫状角质化区域,侧齿、附属齿更加锋利。这表明青蟹幼体发育过程中胃磨结构的变化与  相似文献   

14.
刘恒 《海洋科学集刊》1996,(37):195-197
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在生活史中具浮游幼体阶段,其中甲壳动物的幼体最为多样化。十足类甲売动物具典型的浮游幼体阶段,而后是由浮游到底栖这一生活习性转变的关键一一定居过程(settlement)。十足类幼体阶段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的类群相差很大,影响其定居的因子也多种多样。 有关海洋无脊椎动物浮游幼体阶段存在机制的研究已进行了约半个世纪,这种普遍存在的浮游幼体被认为:(1)有利于种的分布与扩散;(2)由于浮游幼体采取多变的生活方式而避免了许多底栖捕食者;(3)增加种群间的基因交换,保持其遗传变异性和适应性;(4)浮游幼体以浮游生物为饵,减轻了卵子所需携带的卵黄量,从而增加了产卵量。浮游幼体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幼体在漂移过程中的高死亡率等。然而浮游幼体阶段在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中的普遍存在,从进化角度讲,对种群发展利大于弊,是物种演化过程中一种选择性的折衷。 十足类幼体定居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龙虾和蟹类上。有关对虾类的研究很少见,仅有 Haghes (1966), Staples 等(1985), Coles 等(1987)和 Loneragan 等(1994)报道过对虾仔虾和稚虾的分布与栖息地海草分布的相关性。 由于甲壳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其幼体定居过程的研究对了解甲壳动物种群和群落动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定居过程的因子通常被分为三类,即生物因子、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鉴于三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本文将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讨论有关幼体定居过程的两种假说:栖息地选择(habitat selection)学说和被动沉降(passive deposition)学说。  相似文献   

15.
斜带石斑鱼幼鱼饥饿前后胃肠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学方法详细地观察了斜带石斑鱼幼鱼饥饿前后胃肠道组织细胞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饥饿后引起胃体部的粘膜和腺体萎缩,胃腺细胞排列无序,腺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明显减少,肌层变薄,肌纤维排列疏松,而贲门胃和幽门胃则没有明显变化;在肠道可见幽门盲囊和肠前段出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在肠绒毛长度和上皮细胞的高度均明显下降,纹状缘退化,杯状细胞的体积和数目都减少,肠中段的变化较前段不显著,后段肠壁可见浆膜层和肌层严重脱落.  相似文献   

16.
凡纳对虾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个体发育早期6个时期的11种同工酶系统(EST、ALP、ACP、GDH、MDH、LDH、AAT、ME、LAP、ADH、AMY)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凡纳对虾在幼体发育阶段已基本具备分解代谢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酶系。在早期发育过程中,EST同工酶系最为复杂,显示5-15条谱带,至少由6个位点编码;整个发育早期阶段GDH表达很弱,未见R-AMY及Q_AMY的表达;ALP、GDH、AMY及EST在无节幼体期表达很弱或未见表达;ACP、MDH、ME、ADH及AMY酶谱从糠虾幼体第Ⅲ期开始谱带数明显增加;除LAP、AAT酶谱简单且各期变化差异不大外,其它9种同工酶均随发育进程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干法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观察了光唇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光唇鱼受精卵呈圆球形,沉性、弱粘性。在水温23—25℃下,胚胎发育历时46h45min,经历了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等阶段。在水温24—27℃下,仔、稚鱼发育历时22d,初孵仔鱼具有较大的卵黄囊,胸鳍原基及肛门原基形成;4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仔鱼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体侧8条横斑形成,各鳍均已出现,进入晚期仔鱼阶段;14日龄仔鱼各鳍鳍条发育基本完成;16日龄仔鱼鳞片开始出现,进入稚鱼期;22日龄稚鱼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以内陷形成原肠。原肠胚有两类细胞,未陷入的外胚层细胞和陷入的中内胚内细胞团。后者部分细胞分化的中胚层端 外胚层端细胞发育成芽殖带,进而形成原始器官的原基。消化系统内前、中、后肠组成,管壁简单,管腔明显。至胚胎卵化,前肠分化成食道和胃,中肠同前,后肠相通;后肠末端形成肛道。消化腺肝脏呈囊状,尚未发育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