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体胃肠液的酸度条件下,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药物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研究了中药和补铁制剂中铁的形态及其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并探讨了中药不同比例的配伍、胃肠酸度及还原性物质的存在对水溶态铁和醇溶态铁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溶液中的铁形态与药物本身特性和配伍情况有关,酸度及配伍对药物中铁的溶出率和溶液中铁的形态有较大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与胃肠酸度和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单孔艾灸盒与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型FD患者9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予以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孔艾灸盒治疗。比较2组的胃肠激素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42/49),高于对照组的67.35%(33/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N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缓解脾胃虚寒型FD患者相关症状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胃肠双重造影的特殊价值,在于能观察胃肠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并可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及微小溃疡等。但所用钡剂质量要求较高,其具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疏肝和胃丸高、中、低剂量组,疏肝和胃丸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临床剂量1、2、4倍灌胃,西药对照组予临床剂量1倍的多潘立酮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各组用药4周后检测胃排空率、肠推进率、胃蠕动功能、胃血流量、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和胰高血糖素(GL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和胃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胃排空率、胃蠕动频率及幅度、胃血流量等指标均显著增高,血清MOT、GAS、GLG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和胃丸能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胃动力,可能与增加胃血流量、改善胃肠组织缺血缺氧、调节胃肠激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脾虚湿热型UC的病案资料,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SPSS 26.0、SPSS Modeler 18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59首,中药152味,用药频次总计2260次,其中高频药物共24味,排前10位的分别为黄连、党参、白术、蒲公英、陈皮、黄芪、当归、白芍、生地黄、木香。功效以清热、补虚为主,性味以寒、温、平性及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脾、胃、肝、肺、大肠经。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对常用药对,其中党参-黄连支持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5组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脾虚湿热型UC以脾胃为中心,注重调达肝经,畅通腑气。遣方用药以健脾清肠为大法,常以清热燥湿、益气健脾为主,注重气血皆调、通因通用,善用风药,体现出“虚实论治,标本兼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的施治特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消痤方颗粒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方颗粒剂配合火针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观察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对胃肠吻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 例胃肠吻合术后患者分为辰时热熨组、非辰时热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后常规干预,辰时热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的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干预,非辰时热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辰时之外的其他时间进行中药热奄包热熨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首次排气时间(FFL)、首次排便时间(FFE)、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痛腹胀评分,并于术后第1、8天检测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水平。结果:干预后,辰时热熨组、非辰时热熨组的FFL、FFE、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且与非辰时热熨组相比,辰时热熨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腹痛、腹胀评分及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辰时热熨组改善程度优于非辰时热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吻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改善腹胀、腹痛症状及炎症反应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稚鱼在摄食和饥饿2种营养条件下胃肠道中5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定位和分布密度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in,Som)、胃泌素(gastrin,Gas)、P物质(substance P,S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的特异性抗血清进行胃肠道免疫活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5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在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均有开放型和封闭型2种,饥饿对细胞的形态有所影响但不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内分泌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的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贲门胃,饥饿组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细胞数量上升,为正常摄食组的2.2倍和12.4倍,而在胃体和幽门胃则下降了1/3~5/6;饥饿组的胃泌素和P物质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在幽门胃下降为1/2,在肠道则有升有降;唯有神经肽Y免疫活性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胃肠激素参与调控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一旦发生饥饿,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激素细胞的分泌活性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可能会导致细胞功能失调,成为幼体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