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
凡纳滨对虾幼体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状幼体(Z2)、糠虾幼体(M2)和仔虾(P1)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表现为Z2胃蛋白酶活力高5倍左右,在食性转换过程中,即P1酶活力比Z2酶活力和M2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其中各期类胰蛋白酶活力的递增幅度均大于胃蛋白酶。说明了不同发育阶段,凡纳滨对虾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力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鳜胃蛋白酶原A(PGA1、PGA2)、胃质子泵α和β亚基cDNA序列。结果表明,PGA1、PGA2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361bp、1348bp,其编码的前肽中均包含信号肽、激活肽和胃蛋白酶3个部分,成熟肽中含有2个天冬氨酸残基和6个半胱氨酸残基。PGA1与PGA2在氨基酸序列组成、理化性质、功能位点、空间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暗示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PGA1、PGA2的DNA序列均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胃质子泵α和β亚基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3531bp、1742bp,α亚基具有高度保守性,而β亚基具有相对变异性。斑鳜成体组织中PGA1、PGA2和胃质子泵α、β亚基的RT-PCR检测显示,它们均一致在食道和胃中大量表达,推测PGA1、PGA2与胃质子泵间的表达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正交试验优选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青鳞鱼蛋白质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3h、酶浓度10,000μ/100ml;(2)胃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3.5、时间2.0h、温度40℃、酶浓度300μ/100ml;(3)以去内脏青鳞鱼为原料进行双酶水解,蛋白质水解度可达83.8%。水解液经脱臭浓缩可制得a──氨基氮≥1.5g/100Inl的HAP。它可作为海鲜食品的添加剂,也可制作海鲜汤料或作为膨化食品的辅料。  相似文献   
5.
以蛇鲻Saurida elongata内脏为原料,将蛇鲻胃经组织捣碎,硫酸铵分级沉淀,HitrapTMQ FF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胃蛋白酶纯品。经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酶的分子量为37.7kDa,测得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2.2,酶的热稳定性很好,在40℃及以下温度处理3h酶活力没有任何变化,酶在pH 1—10以下都比较稳定,在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EDTA和Trypsin inhibitor对该酶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MSF和Pepstatin A能完全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Ca2 、Mn2 、Mg2 、Ba2 对该酶影响不大,Hg2 对酶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而Zn2 、Cu2 、Fe3 对酶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胃祛痛微丸对慢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液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游离黏液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胃乃安组及健胃祛痛微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造模组采用60%乙醇、20%去氧胆酸钠、0.05%氨水自由饮水和饥饱失常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胃炎模型,给药30d,观察健胃祛痛微丸对模型大鼠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胃游离黏液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乃安组及健胃祛痛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P<0.05,P<0.01);健胃祛痛微丸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游离黏液的含量(P<0.05,P<0.01)。结论:健胃祛痛微丸对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和游离黏液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和3′RACE技术,首次从乌鳢胃组织中克隆了一种胃蛋白酶原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递交Gene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GQ303143。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乌鳢胃蛋白酶原氨基酸序列与鳜鱼类的胃蛋白酶原A2亲缘关系最近,从而推测本研究克隆的乌鳢胃蛋白酶原属于胃蛋白酶原A2类。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预测了该乌鳢胃蛋白酶原的理化参数及其高级结构,结果表明,该乌鳢胃蛋白酶原的相对分子量为38.8kDa,理论等电点为4.56。采用同源建模法建立了乌鳢胃蛋白酶原的三维结构模型,预测了其活性位点及6个必需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乌鳢胃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