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高惠民  杨胜科 《西北地质》1995,16(4):84-85,71
利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三元体系LiCl-Li2C2O4-H2O(25℃)的溶解度,相平衡图中有4个相区:固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固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体LiCl、Li2C2O4及水合晶体LiCl.H2O混合区;一个共饱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三元体系LiCl-Li2C2O4-H2O(25℃)的溶解度,相平衡国中有4个相区:固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团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体LiCl、Li2C2O4及水合晶体LiCl·H2O混合区;一个共饱点。  相似文献   
4.
雪冰化学的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雪的低温环境有助于使保存在其中的各种信息不被破坏,所以雪是记录大气信息的良好载体.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被戈壁沙漠所包围,植被覆盖面积极小,纬向西风环流携带而来的大西洋水汽为它提供了主要的水汽来源,降水事件以降雪为主.  相似文献   
5.
表层雪是联系大气成分与冰芯记录的重要纽带,是研究成冰作用过程中化学组成变化的起点.为配合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作用过程中化学组成变化的研究,对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一个完整年度的表层雪样品进行了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表层雪中低分子有机酸主要有HCOO-、CH3COO-、C2H5COO-和(COO)22-,无机阴离子主要有F-、Cl-、NO2-、NO3-、SO42-和PO43-.除(COO)22-外,大部分高浓度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因受到周围环境和盛行风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半年离子浓度变化剧烈,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出现在夏半年,冬半年的浓度则相对小而稳定;而(COO)22-和低浓度的无机阴离子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不明显,在全年均显示出波动性.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表层雪可以长时间(至少半年时间)保存其中高含量的化学组成不被改变.  相似文献   
6.
水溶液中草酸漂白高岭土细尾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草酸在不同溶液中漂白高土细尾矿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PH值,温度、浸出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降低、反应温度和浸出液浓度的提高有利于高岭土中氧化铁的浸出,该反应是草酸根与铁的摩尔比为3:1的络合反应,在草酸溶液中铁的溶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针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针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胃肠道症状(GI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RMS、HAMD-24、GI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针法治疗BD,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身症状,还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地区是否存在前寒武纪基底备受关注,宁多岩群作为北羌塘昌都地块的变质岩系之一,其形成时代的有效限定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高精度的LA ICP MS锆石微区原位U Pb同位素测年,获得青海玉树县小苏莽一带宁多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副变质岩)的最新蚀源区年龄为(1 044±30) Ma,代表宁多岩群形成时代的下限;侵入宁多岩群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古侵入体)的形成年龄为(991±4) Ma,可代表宁多岩群形成时代的上限。将小苏莽一带宁多岩群的形成时代限定为(1 044±30)~(991±4) Ma,相当于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宁多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还出现了530 Ma的次峰值年龄,可能代表泛非运动在羌塘地区的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9.
章明 《铀矿地质》1999,15(6):374-379
本文介绍了在淀粉硝酸氧化法生产草酸的过程中,对其尾气回收利用的工艺研究。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硝酸的消耗,较大幅度地下降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生产1t草酸单耗硝酸由0.75 t降至0.4 t以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两组不同水镁石-苯酚投料比的实验,研究固体沉淀物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实验显示,水镁石解离出的Mg2+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能形成难溶盐,并发生沉淀分离,促进含苯酚废水臭氧化降解的效率。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47 g/L,初始碳镁原子比(C/Mg)为30时,经3小时充分臭氧化曝气后,投加的水镁石全部耗尽。XRD、TG/DSC结果显示新形成的沉淀物为草酸镁。反应终点的pH值在4以下,TOC去除率为40%。当体系的初始C/Mg(原子比)为1,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5 g/L时,同样的臭氧化曝气过程体系残留的沉淀物仍是水镁石。反应终点的pH值在10左右,TOC去除率为92.8%。研究证明,苯酚臭氧化过程也是体系酸化的过程,至少在高C/Mg比条件下新生的质子能与水镁石解离出的羟基中和,水镁石解离出的Mg2+可与草酸根结合沉淀出草酸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