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于1997年6月在青岛附近海域集性成熟的鹰爪虾、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形态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鹰爪虾精子细胞产生于精巢的生精小管,在输精管内进一步发育,逐渐形成成熟的精子,许多精子在输精管内聚集成团,外包胶质膜,形成许多精子囊。精子入海水中不运动。鹰爪虾精子后部具有特殊的细胞质区,内含有大量囊泡及膜层体。棘突从体部前端横向伸出,由许多纤丝平行紧密排列组成,外包质膜。从雄虾精子囊中取出的精子与雌虾纳精囊内的精子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输精管结构及精子形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中国对虾输精管结构及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的输精管可分为近端、中间、远端输精管及壶腹4部分,输精管壁各部分的基本结构相似,但分泌结构的结构有较大的差别。输精管自中间膨大部开始,管腔逐渐被一隔膜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较大的腔内充满了很多精子,输精管较小的腔内充满胶体状物质,中国对虾精子细胞在精巢内产生,在两条输精管内逐渐发育,经过细胞质的分化并与精子外部进行物质的交换,形成顶体、亚顶体及棘突。核的变化则经历了染色质的解凝和核膜的消失,最后形成成熟的精子。  相似文献   
3.
甲壳动物十足类精荚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十足类甲壳动物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很多,国内许多学者如林勤武等1991年,堵南山等1987年、1988年、1992年、1995年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和形态学方面,而对精荚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仅见王群1996年、王兰1996年、邱高峰1997年的报道。精荚又称精包,它由输精管上皮细胞分泌物包被精子而形成,在交配时通过阴茎或交接器输送到雌体纳精囊内或腹部的腹板或刚毛上。精荚在精子被转移到雌体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早期国内外许多学者曾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十足目精荚形成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