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成员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探讨“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健康医疗合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了4个代表性的健康状况指标(出生期望寿命、总生育率、过早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结核病发病率),利用Moran's I指数、Getis-Ord G指数对“一带一路”135个成员国的健康状况进行时空统计,分析了健康状况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了健康状况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① 2000—2016年“一带一路”大部分成员国的各项健康状况指标均朝着改善和优化方向发展;健康状况指标均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② 总体而言,在“一带一路”成员国中,欧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最好;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良好;亚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非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处于较低状态。因此,“一带一路”成员国应进一步加强健康医疗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丝绸之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CTU或IVP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9例纳入研究。50例CTU检查提示诊断46例。29例IVP检查提示诊断13例。CTU诊断率高于IVP。泌尿系结核的CTU征象主要有:肾实质内多发或单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肾内点片状钙化灶、肾盏不均匀扩张、尿路上皮增厚、输尿管僵直、"串珠样"改变及膀胱挛缩等。结论:CTU能准确反映泌尿系结核的不同病理改变,可作为一线检查手段,特别是对于肾功能差和IVP显影不良的患者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收集CT误诊为肺癌的40例病灶直径≥1cm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状、内部特征、强化特点、边缘、邻近肺组织改变及淋巴结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①病灶形状及部位,类圆形22例,分叶状10例,不规则8例,上叶18例,下叶12例,中叶10例,②内部特征,密度均匀28例,空洞3例,钙化7例,空洞伴钙化2例,③病灶强化特点,中度欠均匀强化18例,中度均匀强化5例,轻度欠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11例,④边缘特征及邻近组织改变,边缘不光整40例,边界模糊12例,毛刺征18例,卫星灶40例,胸膜增厚及粘连11例,胸膜凹陷征3例,引流支气管管壁增厚5例,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淋巴结肿大31例,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21例,环形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6例。结论: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不典型,结节或肿块周围的卫星灶提示肺结核的可能,但需要组织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搜集38例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从病变类型、分布、大小、形态、性质以及淋巴结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病变广泛分布,主要表现为实变阴影(38/38,100%)、多发性结节(21/38,55%)、空洞(16/38,42.1%)、淋巴结改变(11/38,28.9%),多伴有肺气肿、纤维条索硬化、钙化、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胸膜改变等征象。结论: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多变,发病部位及CT征象均不典型;病变范围广,多性质病灶共存且易扩展播散,肺受损严重、预后差为其特点。CT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对明确诊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好发部位上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搜集近6年来有结节或肿块发生在肺结核好发部位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134例,其中合并周围型肺癌80例,继发结核瘤54例,所有病例均有完整CT影像资料,并均经病理证实。将周围型肺癌病例定为Ⅰ组,结核瘤病例定为Ⅱ组。再分别将结节或肿块与陈旧性肺结核灶不在同一肺段而孤立存在的,定为Ⅰa组(49例)和Ⅱa组(39例);两者在同一肺段上混合存在的,定为Ⅰb组(31例)和Ⅱb组(15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的CT征象,对Ⅰ组和Ⅱ组数据组间及组内CT征象分别进行χ2检验并分析。结果:Ⅰ组患者中腺癌比例最高(61/80)。Ⅰ组与Ⅱ组病灶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对比,病灶大小≥3 cm、密度不均匀、空泡征、浅分叶征,强化≥20 Hu及不均匀强化以Ⅰa组多见(P〈0.05);密度均匀、钙化、边缘清楚、强化〈20 Hu及环形强化以Ⅱa组多见(P〈0.05)。Ⅰb组与Ⅱb组对比,病灶大小≥3 cm、密度不均匀、强化≥20 Hu、不均匀强化及合并肺气肿以Ⅰb组多见(P〈0.05);密度均匀及强化〈20 Hu以Ⅱb组多见(P〈0.05)。Ⅰa组与Ⅰb组对比,空洞及强化〈20 Hu以Ⅰa组多见(P〈0.05);钙化、强化≥20 Hu、不均匀强化及合并肺气肿以Ⅰb组多见(P〈0.05);Ⅱa组与Ⅱb组CT征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合并周围型肺癌与继发结核瘤CT征象多有重叠,对各种CT征象综合分析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CT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其CT特点。结果:EBTB的CT特点为:(1)病变累及范围广,可多支支气管同时受侵犯,以上叶支气管多见;(2)支气管壁多呈不规则增厚,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支气管走形僵直,少数管腔闭塞致肺不张发生;(3)多数支气管壁可见线条状钙化;(4)胸内多见结核并发灶;(5)肺门、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清楚地观察支气管管壁、管腔受侵犯情况及肺内并发灶,为EBT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初诊肺结核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分析常见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市第二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科住院治疗的初诊肺结核患者359例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中医体质判定表》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常见病理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①在被调查的359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中,平和质占3.80%,偏颇体质占96.20%,偏颇体质中尤以阴虚质、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②阴虚质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2.70%(P<0.05);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得出合并糖尿病是气虚质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③阴虚质肺结核患者在吸烟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5.6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阴虚质患者在接触粉尘或化学气雾的工作环境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2.84%、57.30%,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接触化学气雾或粉尘是阳虚质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肺结核的发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提示要调节体质综合防治肺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在CT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2例,详细分析其CT表现。结果:2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有:①病灶呈多肺段小叶融合影或大片状影(86.4%);②粟粒型肺结核(13.6%);③病灶呈多肺段分布(77.3%);④可发生一般结核少见部位(27.3%);⑤可见空洞(72.7%);⑥伴有胸腔积液(13.6%)、纤维条索或钙化灶(即卫星病灶)和结节影(27.2%)以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3.6%)。经治疗大部分病例(63.6%)肺部病变逐渐吸收好转,部分病例(27.3%)未见明显吸收或出现进展,部分病例(9.1%)可出现反复。结论:据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由CT表现结合临床可做诊断。  相似文献   
9.
深循环地下水维系黄土高原风尘颗粒连续沉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建生  刘震  刘晓艳 《地质学报》2013,87(2):278-287
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入渗试验表明,降水在入渗过程中受到了蒸发作用,并未入渗到潜水,土壤水中的氘氧同位素与地下水相近,这表明土壤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外源水是黄土高原发源的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源,当地的降水仅在汛期补给河流与湖泊。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地区地下水的分水岭与基底断裂带的分布基本上重合,这暗示着地下水可能来自于基底断裂带,通过基底断裂带上涌的深循环地下水将风尘颗粒粘滞成颗粒团,形成了连续的风尘堆积,深循环的地下水成为维系风尘颗粒在黄土高原连续沉积的必要条件。分析黄土中CaCO3的物质不平衡和钙结核内部无生长层理以及碳氧同位素表现出高度均一性特征,得出黄土中的次生碳酸盐矿物也是由上涌地下水携带来的,并非大气降水入渗造成。调查发现,黄土塬规模的大小与塬轴对称中心钻孔的涌水量成正比关系,表明黄土塬风尘颗粒以对称形式沿着断裂连续地堆积,涌水量越大,所粘聚的风尘颗粒越多,塬的面积也越大,涌水量较小的断裂只能形成墚或峁结构。  相似文献   
10.
梁碧怡  陆羽  王军  周翔  刘岚  林永成 《海洋通报》2012,31(3):314-319
为了寻找新型抗结核药物先导,从广东沿海阳江、惠州、珠海、深圳等原生态红树林保护区采集了45份土壤样品,采用改良高氏Ⅰ号培养基对样品进行放线菌分离,共分离得到放线菌177株。纯化后的菌株采用固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3∶2∶1,v/v/v)超声提取,并以耻垢分枝杆菌为指示菌,进行抗分枝杆菌活性筛选,发现44株红树林放线菌对天然耐药的耻垢分枝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24.8%。结果表明,从红树植物老鼠簕根部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的数量及抗分枝杆菌活性菌株数量都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