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地层剖面在富钴结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Topas PS018系统为例简要介绍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重点介绍浅地层剖面在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浅地层剖面资料与联合作业的海底视像、岩芯取样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浅地层剖面能够有效识别基岩、板状结壳、砾状结壳、砂、沉积物等不同底质类型,对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提取出富钴结壳矿区界线信息。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枝角类九种新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多年来对南四湖淡水枝角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布点采集和定性分析。经鉴定,计有淡水枝角类42种,其中的鹦鹉溞、锯顶低额溞、壳纹船卵溞、发头裸腹溞、纤毛大尾溞、短腹平直溞、侧扁盘肠溞、卵形盘肠溞、驼背盘肠溞等9种,均为南四湖首次发现,本文作了较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3.
LAS格式解析及其扩展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靖  高伟 《测绘科学》2008,33(3):154-155
激光雷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获取地物目标三维信息的主动遥感技术。其采集的离散激光点具有数据量大,信息丰富等特点。目前常用的LIDAR数据存储格式,在存储LIDAR数据时存在种种不足,且数据交换和共享困难。LAS格式是ASPRS制定的标准LIDAR数据交换格式,能较好地解决多属性离散激光点数据的存储问题,具有结构严谨,便于扩展等优点。本文在对LAS格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针对LAS变长记录的扩展域,介绍了一些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方念乔  胡超涌 《地学前缘》2008,15(4):132-137
文中讨论了一种评估古气温变化的新方法。我们成功地利用石笋流体包裹体所捕获的Xe/Ar比值,重建了末次冰盛期以来盛行东亚季风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演化。一种表达成ln(CXe/CAr)的对数式被证明与冷暖周期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从研究的石笋中所提出的δ13C与Mg/Ca曲线一般随区域古气温波动而变化,但不能排除其中有另类气候信号的叠加。我们的工作则明确地指出,流体包裹体所记录的Xe/Ar在各种反映温度变化的替代指标中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整体而言,ln(CXe/CAr)曲线与那些基本随暖期和冷期振荡的曲线保持一致。将稀有气体曲线与δ13C和Mg/Ca信号整合对比之后,我们在研究区划分出末次冰盛期以来8组暖/冷旋回。整合后的气温变化模式合理地解释了过去20000年里的区域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地层记录的特性论岩石地层学的困惑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梅冥相 《地层学杂志》1996,20(3):207-212
地层记录有四个特性:不完整性、非渐变性、旋回性及复杂性。这四个特性在岩石地层中将形成两种穿时性——相界面穿时及间断面穿时,最终造成常规标志层的缺乏和复杂有序的相变。为此,根据"岩性、岩相的统一"来划分和对比岩石地层单位时,常常具有人为性及不确定性。在相序基础上识别出的旋回层序,具有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及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两大特征,在把它用于岩石地层学研究时,具有以下优点:1)不同级别旋回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的研究是从岩石地层记录的复杂性中寻找规律的最好方法;2)旋回层序,特别是长周期旋回层序的界面,同样可以作为岩石地层单位的界面;3)地层记录的旋回性的研究,可以丰富岩石地层单位的的内容,为其划分对比提供更多的天然标志。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对第四纪晚期古季风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表征的高原古季风变化是波动发展的,发生在仙女木期地质环境事件中的季风活动具有强烈暴发的特点,是高原季风发展中的突变事件,而且地表热点效应对其起到了激发作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它的变化频谱与激变因子及其运行机制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地质效应的演变而发展的,为研究第四纪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应用PIV系统研究横流中近壁水平圆柱绕流旋涡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横流中近壁水平圆柱绕流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原理及装置,讨论了试验参数的选取和粒子的跟随性问题。分析了上游来流的流动特性,显示了亚临界雷诺数下间隙比为0.5时圆柱后尾流区旋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动态过程,比较了时均流场和瞬时流场旋涡结构。对圆柱尾迹的旋涡脱落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斯特劳哈尔数保持为常数0.2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Semi‐active stiffness damper (SASD) is one of many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s with the capability to mi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using only a small amount of external powe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hydraulic damper connected to the bracing frame in a selected story unit. In this paper, study of a SASD in two building models of five‐stories under four benchmark earthquake records is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gainst structure type and varying earthquake inputs. Various control laws are chosen to work with SASD, such as: resetting control, switching contro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and modified LQR,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no control and passive control cas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a SASD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ismic responses. Control effectiveness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excitation. Passive control is less effective than other control cases as expected. Resetting control, switching control and LQR generally perform similarly in response reduction. While modified LQR is more efficient and robust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rol algorithm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and impacts of tsunamis within the Aegean Sea region ofGreece is of importance to both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ose organisationsconcerned with tsunami disaster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hazard and riskand consequently pre-plan mitigative strategie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historical(documentary) and geological records of former tsunami events. Therefore, firstlythis pap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written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Aegeantsunamis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published catalogues. From the availabledata, it is not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events have been reported during the last3500 years. Secondly, the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on-shore(terrestrial) geological records of tsunamis within the region. From this analysisit is seen that little geological evidence has been identified for the large numberof tsunamis reported in the catalogues. Thirdly,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reliabilityof the written and geological records and how problems of accuracy, coverage,extent and reliability, may hav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estimation of hazardand risk. The paper concludes by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disaster managers,geologists and historians to work closely together.  相似文献   
10.
钱迈平 《江苏地质》2003,27(2):65-77,F003,T001,T002
古人类的起源及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远未解决的问题,目前掌握的重要化石材料包括:距今约5600万年的灵长类,约1700万年的人猿超科代表,620万年(?)-440万年的人科动物,以及约350万年(?)-200万年的古人类和人造石器等。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及与之演化相关的化石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先后找到已知最早的高级灵长类——约4500万年前的曙猿化石,人猿超科的早期代表——l400万年和8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240万年-200万年前的人造石器,200万年前的能人(?)化石,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及28万年-20万年前的智人化石等。拟从迄今的化石记录人手勾勒出古人类起源及演化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