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水稻一般是在浅水状态下度过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其生长发育不仅与气温有关,也与水温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穗分化以前,其茎顶端的生长点接近地面,即处在水中,因此,受水温的影响很大。地温与水温一样也很重要。地温不仅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根的活动,而且通过氮素的释放影响到水稻的  相似文献   
33.
北秦岭东段的不同地区,由于早期地壳形成阶段的差异性地质演化,使其西部地区在硅铝壳成熟度、酸性岩浆活动的规模和铀含量等方面均强于东部。元古代发生大规模裂谷活动,早期为陆间裂谷、中期产生大陆边缘裂谷,晚期推覆造山作用使裂谷消亡。早古生代局部地区又发生裂谷活动。裂谷活动使元界继承了太古界铀含量东低西高的分布特征。本区花岗岩分属岩浆型(同熔型)和混合交代型。多数同熔型花岗岩初始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10,δ~(18)O< 10‰,具有高的LREE/HREE比值,Eu亏损不明显,Sr含量高于围岩,Rb/Sr<1。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相比有更多的下地壳物质加入。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和岩浆活动使岩石中的铀发生活化、迁移,在有利聚矿部位富集。铀-铅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部分岩体存在较高的供铀率和供铀机率,对铀成矿较为有利。作者认为:西部太古界出露区内部及外围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以及EW向和NW向构造交切部位是寻找铀矿的有利地段;在秦岭群西部强混合岩化区应主要寻找叠加于古生代矿化之上的热液型、碱交代型铀矿化。  相似文献   
34.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R-XRF)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analyzing of Chinstrap penguin (Pygoscelis Antarctica) cortical bone. The method enabled the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the Ca/P ratio in cortical bon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the bone site-related difference for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The mean values for th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on a dry-weight basis) are: 30.7% (Ca) and 14.9% (P) for the femoral cortical bone, 21.4% (Ca) and 11.5% (P) for wing cortical bone. (2) The variation for the Ca/P ratio in cortical bone is lower than those for Ca and P separately. 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report that the specificity of the Ca/P ratio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is more reliable for the diagnosis of bone disorder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ies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normal values of Ca, P and Ca/P ratio for polar animal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bon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35.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奥陶系平凉组沉积期的物源环境。结果表明:①平凉组凝灰质砂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大致包含3组:第一组为早古生代的407~477Ma,峰值为454Ma,占总体的72.5%;第二组为中—新元古代的588~1548Ma,峰值为962Ma,占总体的22.5%;第三组为古元古代的1612~2496Ma,占总体的5%。②集中在407~477Ma年龄组分指示其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带,588~1548Ma和1612~2496Ma的年龄组分反映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基底。③锆石年龄谱综合分析,平凉组碎屑沉积物质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多源性,指示晚奥陶世平凉期的沉积环境应属于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之间的局限残留边缘海盆地。  相似文献   
36.
上海能源化工总公司委托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铁道部勘测设计院联合完成的《上海港双衢山深水外港及沪、舟、甬跨海交通工程研究报告》,由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邱大洪,中科院院士、铁道科学院原院长程庆国为正、副主任,有1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了认真评审。 评审意见认为:“为了实现浦东的开发开放,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的三个  相似文献   
37.
黑鲪半同胞家系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优良的黑鲪(Sebastes schlegeli)养殖新品种,作者于2005~2007年以采捕于荣成、日照、青岛和长岛的4个黑鲪野生地理群体及2006年荣成群体选育的F1代为亲本,采用杂交选育和半同胞家系选育的方法,从2009年到2011年成功构建了6个杂交群体和41个半同胞家系。采用比较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个选育群体和半同胞家系间体重差异较大,体长变化较小。综合筛选获得2个优良杂交群体和10个优良半同胞家系:RCF1、WCF1为2009年最优杂交群体,CC2、QQ1、QC1、CC1为2010年最优半同胞家系,2RZ1、F27、F29、F28、F26、F23为2011年最优半同胞家系。当以种源(即杂交亲本)为单位时,RC、WC为2009年最优种源;QQ、CC为2010年最优种源;2RZ、F1为2011年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38.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0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27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2种;污染指示种34种,其中寡污性为10种,o-β中污性为6种,β-中污性为9种,β-α中污性为4种,α-中污性为5种;全年平均丰度为1042.0 ind./L,生物量为0.078 mg/L.常见种有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quadridentat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均为中污染指示种;各样点污染程度在季节变化和全年变化中均表现一致,总体是上游水质优于下游,季节污染程度是夏季秋季春季.整体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已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中度污染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松花江水质生态评价、水环境监测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B1C信号相较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卫星信号,从信号结构、编码方式再到导航电文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包括引入导频信号、二次编码、BOC调制、LDPC编码和B-CNAV1导航电文结构等.这些改变一方面提高了信号性能(如抗多路径、信号捕获和跟踪精度等);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接收机的信号捕获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需处理更大的数据流,解决由二次编码带来的符号翻转和BOC调制造成的捕获多峰性问题.针对BDS-3接收机的工程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有效的两级B1C信号捕获技术.其中第一阶段采用扩展并行平均相关搜获结构,用以解决符号翻转问题,同时实现高效的信号粗捕获;第二阶段在缩小的搜索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搜索,此步骤可有效避免信号多峰性造成的误锁可能.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单信道和多信道组合式捕获技术,用户可根据资源占用和捕获灵敏度需求选取更有效的捕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允许使用更小更经济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块,并通过大量并行处理的方法实现快速捕获.相较传统的高精度捕获技术,此方法在采样频率超过50MHz时,能够在保证相近的捕获精度的同时减少至少61%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利用聚类相似原理,对美国NOAA收集的一百多年的台风资料中西北太平洋上最近50年发生的台风进行了系统分类,从区域、季节及台风的移向、移速、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6个方面进行聚类分析,查找出与被预报台风在区域、季节及台风的移向、移速和强度上相似的一个或若干个历史上发生的台风,用查找到的历史台风中某时段的信息,代替被预报台风在未来各时间段上的移向、移速和强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出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