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对阳虚水泛型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患者心功能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96 例AD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有2 例患者无法坚持服用中药而剔除,1 例患者院内猝死脱落。对照组中有2 例患者由于出现心源性休克而剔除,1 例患者自动出院而脱落,1 例患者自行服用中成药而剔除。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多于对照组,BNP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ADHF阳虚水泛证患者,能够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降低BNP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2.
江苏省水库底栖动物调查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98年5月-1999年5月对江苏省48座大中型水库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鉴定的底栖动物计75属种,优势种类为尾鳃蚓属(Branichiura)、水丝蚓属(Limnodrilus)、管水蚓属(Aulodrilus)、长足摇蚊属(Pelopia)、隐摇蚊(Cryptochironomus)等5属.底栖动物密度为288.4ind./m^2,变动范围43.2-928.2ind./m^2;生物量为8.753g/m^2,变动范围0.235—61.884g/m^2.北部、中部、南部水库各类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化呈现较大的差异.用Goodnight & Whitley生物指数和Wright寡毛类密度法评价水库水质,除少数水库有轻度污染外,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用能量估算法估算水库底栖动物的平均渔产潜力为5.8kg/hm^2。  相似文献   
83.
84.
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85.
针对叶尔羌河流域这一生态脆弱区,基于像元二分法利用MODIS NDVI数据计算该研究区典型正常年份2016年6—9月生长季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分析探讨了该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高程、坡度、坡向等地貌状况主要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叶尔羌河下游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植被覆盖状况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均具有明显的地带状与分层分布特征,植被覆盖度仅与距离水源地的远近相关性显著,与高程、坡度等其他地貌因子无明显相关性;而叶尔羌河中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复杂,植被覆盖度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三因子总体耦合度较高。高程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尤为显著,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同时,随着高程增加,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则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周期地带变化特性,以及随着坡向的变化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阴坡、半阴坡较高(4 000m以下地区)按"顺时针"向阳坡、半阳坡较高(4 000m以上地区)逐渐转移。  相似文献   
86.
87.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边缘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复合体。最近运用磁性地层学和锶同位素测年方法对珊瑚取心进行研究,估计珊瑚礁中央的年龄为(600±280)ka,比布容—松山磁性倒转期(780ka)还年轻。这些结果支持以前依据ODP133航次的地层、同位素和地震数据得出的大堡礁相对年轻(晚更新世)的结论。从ODP133航次的沉积物得到的所有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表明其δ18O值在晚更新世有所下降,记录了700~300ka之间温度上升了4~6℃。现代热带珊瑚礁生长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8℃,在海面温度达到24℃以前珊瑚礁的生长速度都是非…  相似文献   
88.
颗石藻(钙质超微浮游生物)是球状的单细胞浮游生物海藻,在现代大洋的食物网中有重要意义。这些海藻分泌颗石藻,支撑组分为方解石,直径1~10μm,形成于高尔基体内并挤压后覆盖于细胞表面。由于颗石鞭毛藻很小(<20μm),归属于超微浮游生物类。它们在晚白垩世的产量比现代高,形成大  相似文献   
89.
南海海水中溶解态铜、铅、锌、镉环境背景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涛 《台湾海峡》2003,22(3):329-333
本文通过对南海海域自然环境中表层海水溶解态Cu、Pb、Zn、Cd的分析,讨论了南海表层海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及表层环流结构将南海表层水域分成北部和南部两个重金属背景值海区,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类型进行了态性检验,按分布类型分别确定了Cu、Pb、Zn、Cd的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90.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总被引:50,自引:9,他引:41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 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 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 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 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