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2003年1月~2015年12月的AIRS Standard Physical Retrieval Edition 6. 0中的level2的反演数据,对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三大山区近13 a的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看,可降水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地地区,尤其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的昆仑山脉和北部的阿尔泰山脉。最高值达14. 74 mm,最低值达1. 92 mm;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可降水量所有格点13a平均值来看,总体上,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时间分布看,对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4个研究区域分别进行区域平均,发现以上4个区域年变化呈单峰型,从1~7月的可降水量逐渐增加,8~12月份的可降水量逐月减少;可降水量的整体年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003—2010年呈上升趋势,2010—2015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2.
塞尔西培-阿拉戈斯盆地是巴西东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经历了3期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全面总结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勘探方向:①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过渡期烃源岩最为重要,裂谷期次之,漂移期烃源岩生烃潜力最小。②盆地发育3套储层,分别为裂谷早期的三角洲-风成砂岩、裂谷晚期的河流-三角洲相砾质砂岩或砾岩和漂移期的浊积砂岩。目前3套储层均已证实。③最终优选出2套潜力层系的有利区带:盐下裂谷层系有利区带在北部和中央隆起带;盐上漂移层系有利区带在塞尔西培次盆地南部深水以及Sao Francisco河口外深水区域。  相似文献   
43.
2020年1月19日发生的伽师MS 6.4地震正好位于基岩温度观测区内,且西克尔观测台距离微观震中仅约1.3km,这为分析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提供了机会.结果显示:1)在伽师MS6.4震前及同震均观测到了清晰的地温变化.同震响应的出现,意味着震前的这些变化与地震有关,可能属于前兆信号.2)时间上,伽师地震前的基岩温度先是...  相似文献   
44.
γ射线暴光变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复杂多变,普遍认为是由内激波产生.由相对论运动学效应导出高速运动激波层发射的光子数与观测者接收到的光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再运用内激波辐射的角度扩展得到单个脉冲的曲线方程和形状,其形状为典型的快上升指数下降.进而在合理的参数下用多壳层的连续碰撞模型对γ射线暴的一些观测光变曲线进行拟合,取得较好效果,由此可以解释更多类型的γ射线暴的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45.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6.
流体运移时携带热量,会产生温度变化.温度作为地下流体的示踪剂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通常需要事先确定热扩散系数.实际上,基于浅层地壳不同深度的周期性温度-时间序列,利用流体运动对振幅和相位的影响,可以同步获取热扩散系数和地下流体运移信息.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5个钻孔不同深度的基岩温度数据为基础,获取了热扩散系数和流体运移特征.主要成果有:(1 )获得了不同测点的热扩散系数α ,以及视热扩散系αA 和αΦ (即单独通过振幅或相位获得的热扩散系数).其中,α、αA 和αΦ的值分别为 1.52~8.91、0.79~1.71 和(1.53~33.1)×10-6 m2·s-1 .另外,当流体热效应不明显时,通过相位获得的视热扩散系αΦ更接近真实的热扩散系数α .(2 )获得了不同测点的流体流向和流速信息.测点的流体流向均向上,靠近天山地区的测点流体流速为(0.10~1.94)×10-7 m·s-1 ,靠近昆仑山地区的测点流体流速为(8.56~9.71)×10-7 m·s-1 ,不同地区测点流体流速的差异可能与区域水文地质环境有关.总之,通过多深度的连续基岩温度观测,有望获得浅层地壳的热扩散系数及流体运移特征.  相似文献   
47.
数字高程模型是数字地球技术和各种数字化模型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多种DEM生成技术,以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最具前途。本文介绍了利用OEAD(OrthoEngineAirphotoDEM)软件进行DEM提取的方法和技术流程,以某水库库区金龙山地区为例进行了DEM提取,并对生成的DEM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8.
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渔洋组储集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早期碳酸盐和硫酸盐胶结、石英和长石的次生加大、长石和早期碳酸盐的溶蚀、晚期碳酸盐的沉淀,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损失殆尽,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纵向上发育两个次生孔隙带,第一次生孔隙带埋深2 800 m~3 100 m,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等的溶解有密切关系,第二次生孔隙带埋深3 300 m~3 600 m,其形成可能是由于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次生孔隙的发育受到温度和流体性质的控制,断裂是酸性水从烃源岩注入储集岩的重要通道,长期继承性的构造高部位成为了溶蚀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49.
利用高温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了高纯地质成因文石从室温到1 073 K的相变过程以及文石和方解石的热膨胀性质,并分析了地质成因与生物成因文石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斜方晶系的文石在693~733 K转变为三方晶系的方解石,相变临界温度为723 K,摩尔体积增加5.97%;文石在300~663 K的体积热膨胀系数α(V)(10-5/K)随绝对温度T(K)的变化规律为:α(V)=3.59(79)+7.17(170)×10-3T,文石的热膨胀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轴向热膨胀系数α(c)α(b)α(a)];方解石在733~973 K的热膨胀系数α(10-5/K)为:α(V)=3.78(25),α(a)=-0.27(2),α(c)=4.31(29),a轴具有负热膨胀。生物成因的文石相变温度比合成和地质成因文石低60~140 K,粉末状文石相变温度低于单晶和未被破坏的整块文石;粉末状的生物成因文石和方解石与非生物成因的文石和方解石的热膨胀系数接近,然而整块的生物成因的文石有更小的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50.
国有荒地经过土地规划开发后具备了耕种条件,可凭土地开发许可权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但不可依据开发许可权证直接办理变更登记.因为土地开发许可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效力不同,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前提,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1994年,亨达农场取得了新疆某乡12000亩土地的土地开发许可证,开始实际投资开发.达到耕种条件后,亨达农场即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了验收申请,并申请办理其中7000亩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但对另外5000亩验收合格的土地,亨达农场并未申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2000年10月,亨达农场与大华公司签订了农场出让意向书,共同向市政府请示转让亨达农场的全部资产,其中包括已验收合格但没有进行土地初始登记的5000亩土地.之后,双方签订了农场转让合同书,约定以610万元的价格将亨达农场的全部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开发等许可手续全部转让给大华公司.后大华公司申请市政府将亨达农场已取得土地证的7000亩土地变更到自己名下,并将未申领土地使用权证的5000亩土地的权属变更到了其与他人合办的天山雪公司名下.同年11月,市政府为这5000亩土地办理了变更登记,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