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31.
青藏高原典型区微塑料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塑料作为一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型污染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2019年5—7月在青藏高原地区采集的53个水样和52个土壤样品微塑料检出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水土环境中微塑料赋存情况,并讨论了其潜在来源。研究区域的微塑料样点分别位于两大区域: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祁连山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水体中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祁连山地区,而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在两个区域差别不显著(p>0.05)。水土样品中微塑料浓度范围分别为0~1916.66个/m3和0~260个/kg,平均值为(438.21±454.94)个/m3和(48.35±36.25)个/kg。水体中的微塑料以透明纤维为主,主要聚合物为聚丙烯;土壤微塑料中最多的是透明薄膜,主要聚合物为聚乙烯。来源分析表明洗衣废水和旅游业带来的生活垃圾可能是水体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微塑料潜在主要来源是农业塑料覆膜的使用。研究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为高寒地区微塑料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2.
针对岩层中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随深度变化的情况,给出水平磁偶极子源电磁场的水平或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变化规律。采用Kong给出的汉克尔(Hankel)J0变换线性滤波器(241点)和汉克尔J1变换线性滤波器(241点)算法,选用均匀大地和两层地电模型,讨论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变化时的水平磁偶极子电磁场空间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磁场的峨分量幅值与磁导率反相关;磁场H2和电场Ey分量随着磁导率的增大而增大;低频电磁测深中介电常数变化时对电磁场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3.
湿陷性是黄土特殊且重要的工程性质。以黄土微观角度探讨湿陷性与物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再依据《中原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统计得到的洛阳地区湿陷性黄土土性参数,运用MATLAB定量分析黄土湿陷性与其物性指标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结果:(1)在众多与湿陷性相关的物性参数中,洛阳地区黄土湿陷系数与孔隙比、干密度、塑性指数等物性指标关系密切,且相关性程度依次为孔隙比、干密度和塑性指数;(2)运用MATLAB分析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的定量关系,得到了该地区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之间函数关系的拟合公式;(3)通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结合黄土的湿陷机理,论证拟合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对其他地区黄土湿陷系数的预测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4.
Two species of jellyfish, 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 and Nemopilema nomurai Kishinouye, have occurred offcoastal areas of the northeastern China Sea,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in recent years. They influence marine ecosystem safety and fishery production, and also pose a risk to human health.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hemolyt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crude venoms extracted from the nematocysts of C. nozakii and N. nomura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nematocysts on tentacles from C. nozakii than on tentacles of the same length from N. nomurai.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per nematocyst extracted from N. nomurai was higher than that from C. nozakii. Both nematocyst venoms showed dose-and timedependent hemolytic activity on erythrocytes from chicken, pigeon, and sheep, with sheep erythrocytes being the most sensitive, with EC 50 values of 69.69 and 63.62 μg/m L over a 30-min exposure with N. nomurai and C. nozakii nematocyst venoms, respectively. A cytotoxic assay of both jellyfish venoms on A431 human epidermal carcinoma cells resulted in IC 50 values of 68.6 and 40.9 μg/mL after 24-h incubation, respectively, with venom from C. nozakii showing stronger cytotoxic activity than that from N. nomurai. The results of current study indicate that nematocyst venom from C. nozakii had stronger hemolyt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than that from N. nomurai and, thus, C. nozakii might be more 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humans and other species than are N. nomurai when they appear in coastal waters.  相似文献   
35.
针对地籍测量精度要求高、现势性强等特点,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农村地籍测量。采用测块四周布设CORS点进行点云整体坐标转换,利用CORS配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实例操作与精度验证,得到房屋界址点中误差为±3.76 cm,围墙界址点中误差为±3.64 cm,界址线中误差为±2.14 cm。  相似文献   
36.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和陆地均经历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大灭绝事件前后沉积环境的恢复及古气候的重建是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的基础。济源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二叠纪—三叠纪陆相地层发育完整且接触清晰,是研究华北板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演化的良好区域。以豫西济源大峪镇剖面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济源孙家沟组从下部曲流河环境逐渐过渡为滨湖环境。孙家沟组下、中段地化数据表明当时的年降水量较低,古温度与化学风化强度较高,反映了干旱—半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可能为全球性巨型季风影响的结果,并由此导致了“济源动物群”的消失和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的发育。中段沉积期末期气候向湿润转变,到上段顶部干旱气候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至早三叠世。整体上,孙家沟组沉积期呈湿润—干旱—半湿润—干旱的气候变化,干旱炎热的气候可能是研究区陆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环境的退化加剧了陆相生物灭绝;根据岩性特征、古气候、古环境、MISS等,综合推测P-T之交灭绝事件发生在孙家沟组沉积期早期。  相似文献   
37.
2014年3月、5月、6月、7月、8月、10月在胶州湾开展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研究了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结构变化特征,并评价了海湾的富营养化状况.营养盐的浓度和结构变化特征表明,NH4-N和NO3-N是胶州湾海域DIN的主要存在形态.营养盐限制存在硅限制逐步转变为磷限制的趋势.富营养化研究表明,胶州湾整体处于磷限制中度营养-磷限制潜在性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8.
渤中25-1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南部,其主力油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沙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由于距离物源较远,研究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沙二段沉积时的古地貌北高南低,早期水体较浅,主要发育由西南部低洼处向东北部隆起区超覆的滨浅湖滩坝砂体;随着构造沉降、水体加深,来自西南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向东北方向不断推进,最终占据了研究区的主体,滩坝砂体则逐渐萎缩至消亡;沙二段沉积末期,研究区西部BZ25-1-1井区发生局部构造抬升遭受剥蚀,导致该井区完全缺失沙二段,周边井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厚度缺失。  相似文献   
39.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与相应地震动输入方法,推导了任意角度下三维SV波斜入射时的等效节点荷载,构建了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三维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探究了三维情况下混凝土拱坝在地震波斜入射时的地震动响应,应用于Nam Ngum 5重力拱坝-库水-地基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当SV波斜入射角度逐渐增大时,坝体关键点的顺河向位移、主应力以及动水压力峰值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横河向位移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25°与0°入射相比,坝顶点顺河向位移从0增加至0.15 m,横河向位移影响较小仅减小0.011 m;坝踵点、坝趾点主应力与斜入射角度存在明显差异,当入射角度为25°时,主拉应力与主压应力峰值相较于垂直入射分别增加了1.41 MPa与3 MPa;坝踵处动水压力峰值也在入射角度为25°时达到最大为0.33 MPa与-0.29 MPa;需要在类似实际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虚拟基站网形结构对GPS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虚拟基站仿真、GPS网精度指标的理论研究,通过对不同数量虚拟基站与观测网构成的不同的网形结构进行应用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确保控制网精度所适宜的虚拟基站网形结构,对于在CORS系统下挖掘CORS原始观测数据利用,完善CORS系统动态、静态等不同要求的高精度快速定位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