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大丫口地区位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大地构造位处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西缘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西向与泥堡大型金矿床相连,南东向与戈塘金矿床相邻。目前已发现区内金矿(化)主要有两种产出类型:一是赋存于茅口组上与覆龙潭组底部一套由区域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并经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体(SBT)中的层控型,二是产于断层破碎带或两盘牵引膝褶带内的断控型。本文初步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开展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2.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位于灰家堡背斜Au-Hg-As-Tl矿田的东段,是该区发现较晚,品位较高(6~18g/t)的大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全都位于距地表200 m以下,呈似层状、层状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地层所夹的生物碎屑灰岩之中.原生矿石具有去碳酸盐岩化(Decar-bonation)、硅化、硫化物化(Sulfidation)等典型卡林型金矿的热液蚀变特征.  相似文献   
43.
1 矿床地质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特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4.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位置的准确确定,对于合理布置测斜仪、准确把握路基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路堤各施工阶段路基体内的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进行了考察,对比分析表明:在各施工阶段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随着填筑和固结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一般位于坡趾处竖向断面与坡中竖向断面之间的范围附近,故建议把测斜仪布置在该范围内(为了施工方便,可布置在坡中竖向断面或坡趾竖向断面处)。分析表明,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利用测斜仪来量测路基深部侧向位移发展情况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故需发展更精密的仪器来考察路基侧向位移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5.
46.
文章从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等方面对内华达和贵州卡林型金矿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比,结果表明两地金矿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差异。主要的相似性包括:两地构造背景演化均经历了早期拉张裂陷、沉积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地层、之后造山挤压和晚期拉张;矿体主要受富铁地层和构造控制;与金矿化相关的蚀变作用均有硫化、去碳酸盐岩化、硅化和泥化;金主要以不可见金赋存于含砷黄铁矿中;晚期雄黄、雌黄、辉锑矿、方解石等矿物以脉状充填在开放空间。重要差别体现在:矿床区域分布控制因素;绝大部分贵州金矿矿床范围内未见岩浆岩;贵州金矿特有的白云石化以及相对较弱的去碳酸盐化、硅化(似碧玉岩)和泥化;载金黄铁矿的形貌和微量元素含量;部分贵州金矿含成矿期-成矿晚期毒砂;贵州有大量晚期石英-(方解石)脉;贵州成矿流体更富集CO_2,且具有更高的温度、压力和pH值。相似性和差异性的鉴定对于卡林型金矿(尤其是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斜坡相地层是卡林型金矿最好的赋矿层位,卡林型金矿勘查中需要多关注斜坡相地层,尤其是富铁斜坡相地层。近期在贵州玄武岩分布区的区域不整合面(又称"构造蚀变体",即SBT)中,金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玄武岩富含铁,是一种潜在的卡林型金矿赋矿岩性。在贵州地区,识别茅口组和龙潭组(或峨眉山玄武岩)之间的SBT及SBT上部的构造高点对于台地相区的区域金矿勘查至关重要。识别切割泥盆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区域同沉积断裂,对于调查矿床的区域分布(尤其是盆地相中金矿的区域分布)非常关键。大量似碧玉岩露头或者石英-方解石脉表明该区发生了大量的水-岩反应,预示周围可能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辉锑矿、雄黄、雌黄等成矿晚期矿物多以脉状充填在矿体周围的开放空间,比矿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对矿体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夏勇  张瑜  苏文超  张兴春  刘建中  邓一明 《地质学报》2009,83(10):1473-1482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去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 Au-As-Hg-Tl 元素组合。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和较高压力和富挥发份的特点,均一温度在 220 ℃±,盐度在6±Wt% NaCl,压力为1.6±0.4Kbars。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高压和富挥发份促使成矿流体从深部迁移至控矿背斜核部,并由于构造作用挥发份的快速逃逸,压力骤降,促使流体快速卸载,金快速沉淀,形成水银洞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根据找矿标志及成矿和找矿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并取得很好效果,使水银洞金矿新增储量数十吨,并且预示该类型金矿找矿远景巨大,已经成为黔西南第一个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8.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金赋存于沿沉积型自形半自形黄铁矿内核生长成的含砷黄铁矿环带中。近来从水银洞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碳酸盐岩型矿石)中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通过对金的赋存状态及预氧化提金后尾渣的研究,认为矿石破磨至325目有可能损失部分金和系统中黄铁矿出现过氧化现象,从而...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织金地区海相磷块岩中钇的富集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沉积速率、富集的空间、力度要素(如富集段次、富集厚度、水动力条件、富集作用强烈作用)、吸附作用和替代作用等因素对钇的富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速率越快,可能不利于钇的富集,沉积速率越慢,可能更有利于钇的富集;2)经历的富集段次越多,富集程度越强,越有利于Y富集,经历的富集段次越少,富集程度越弱,越不利于Y富集;3)经历的富集厚度越厚,越有利于Y富集,经历的富集厚度越薄,越不利于Y富集;4)水体越浅,水动力条件越强,越有利于Y富集,水体越深,水动力条件越弱,越不利于Y富集;5)经历更强的富集作用有利于Y富集,较弱的富集作用则不利于Y富集;6)从吸附作用和替代作用看,吸附作用可能是导致高钇含量的主要原因,高钇含量可能是钇富集的晚期阶段富集作用更强烈、矿物颗粒更小、吸附作用更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一、矿床地质 贵州梵净山黑湾河钨锡矿床位于新华夏系内的马鬃岭——梵净山——老岭多字型构造体系的主干构造——梵净山穹状背斜的近轴部位,受北东东向的铜厂复向斜近近轴部位与南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