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淮海地区降水周期及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淮海地区1955—2004年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淮海地区降水的主要周期振荡以及突变点,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均有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降水周期变化显著,干湿交替现象明显;降水的年代际以及年际尺度的主要周期:年降水为12a、9a、5a,春季降水为14a、6a、3a,夏季为10a、4a,秋季为21a、10a、7a,冬季为18a、5a。年降水减少趋势明显,在1967年发生了突变,由相对多雨期转入相对少雨期;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采用新疆地区1990年以来的浅源地震目录,利用扩散链法去除余震,在小震空间集中度C值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C值变化量,即ΔC值的时空扫描计算方法,针对2000年以来天山地震带11次6级以上地震前ΔC值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新源—和静交界M_(S)6.6地震、2017年精河M_(S)6.6地震和2020年伽师M_(S)6.4地震之前,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区域ΔC值异常,且3次地震前ΔC值异常演化时间均小于6个月,属于震中附近区域震前中短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定量研究雪茄生长所涉及的相关气象影响因素仍处于空白的现状,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分析评价模型,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权重,分析湖北丹江口市两个雪茄种植区域相关气象影响因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模型准则层中气象条件、地理条件、产量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524 7、0.333 8、0.141 5,对雪茄种植来说,气象条件影响最大;对比分析两个种植区域指标层的影响因子统计结果,结合雪茄种植生育要求,均县镇适合茄衣和茄套烟叶的种植;习家店镇更适合雪茄茄芯烟叶的种植。  相似文献   
84.
基于MODIS数据的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和农业发达地区的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蓝藻水华频发。对太湖蓝藻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握其时空变化规律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前提。利用2000~2011年期间的1 341景MODIS影像,采用浮游藻类指数(floating algae index,FAI),提取太湖蓝藻水华信息,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太湖水体零星蓝藻水华所占比例最大,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面积较小;在蓝藻大量生长期和上浮积聚期,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和大太湖西北部水域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较高。2004年,太湖水体中第一次出现了区域蓝藻水华,从2004年开始,局部蓝藻水华所占比例超过零星水华,且开始发生区域和全湖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月平均面积呈单峰变化,蓝藻水华频发区域向太湖湖心扩展,蓝藻水华频率由太湖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离湖岸越近,蓝藻水华发生频率越高。2004~2011年期间,除2009年外,其它年份太湖都有区域蓝藻水华发生。其中,2006年和2007年都有2次全湖蓝藻水华发生;2004~2007年整个太湖水体中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都较高,2008~2011年蓝藻水华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5.
特殊地形对鄂东北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超  崔春光  蒋兴文  王晓芳  赖安伟  汪小康 《气象》2018,44(9):1117-1135
基于FNL1°×1°再分析资料和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区域自动站与CMORPH小时降水融合产品,通过高分辨率的WRF数值模拟,本文重点分析了2015年7月22-24日期间在西南涡东移过程中,受长江中下游特殊地形影响,在鄂东北江汉平原河谷地区诱发生成的一次短时局地强降水天气过程,围绕特殊地形对局地降水增幅的作用机制展开一系列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是在长江中下游特殊的中尺度地形影响下,配合东移西南涡前部偏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两者共同作用而诱发产生,此次局地降水过程持续时间短,降水增幅显著。之后,通过研究单一地形对局地降水的影响发现,大别山脉作为单一地形的作用效果为提升局地降水增幅,扩大强降水范围;幕阜山脉作为单一地形的作用效果为削弱降水增幅,缩小强降水范围。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单一地形影响降水变化的作用机制得出,大别山脉的地形作用有利于局地强降水区附近对流层低层的层结对流不稳定性增强,以及降水区近地面层冷池的维持和增强,有利于提升局地降水的增幅。而与大别山脉对局地降水作用效果不同,就幕阜山脉单一地形而言,地形对偏南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削弱了局地强降水期间进入降水区的水汽通量,继而对局地降水的增幅有抑制作用。此外通过研究组合地形对局地降水的影响时发现,大别山脉、幕阜山脉、皖南山地,以及幕阜山脉和皖南山地之间的狭窄河谷地形共同构成的类似"喇叭口"地形,其产生的狭管效应,使进入地形区内的偏南气流辐合加强,而幕阜山脉和大别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区,作为偏南气流从幕阜山脉东侧绕流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有效保证了强降水区域内充足的正涡度平流输送,上述有利的地形组合配置对于局地降水发展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主要位于二连盆地,最典型的当属古河谷中东段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铀矿床。目前对古河谷西段(脑木根西南侧)的研究和控制程度较差,通过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脑木根次级凹陷新乌苏地区地面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同时对整个二连盆地中西部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前人圈定的含铀古河谷向西侧扩展至新乌苏一带,并依据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模型,用以优选古河谷成矿有利地区并确定含矿异常区和砂体位置。  相似文献   
87.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承祯  洪伟 《山地学报》1999,17(4):333-337
在前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地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经度和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经向区域分异规律,地统计学“Krige”内插技术模拟的回归优度达99.99%,明显优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能更真实反映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从而为我国土地利用程度时空分布的模拟与预测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8.
本世纪全球增暖的显著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用Jones、Walace等人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和全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气温距平格点资料,通过相关和趋势分析及Mann-Kendal趋势检验(以下简称MKT检验)发现:本世纪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增暖是显著的,而热带、副热带海洋,尤其是印度洋近百年来增暖最稳定.北大西洋近几十年来的显著降温导致了西半球30°N以北大部分地区增暖趋势明显下降.与之相反,东半球欧亚大陆近几十年来冬季的强烈增温使地球增暖趋势大大增高,以致形成了东亚大陆和北大西洋-北美大陆东部地区在近50年来变温反相的不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89.
史玉升  张嗣伟 《现代地质》1999,13(3):367-370
提出了把专家系统和社会网络混合起来使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克服专家系统和社会网络单独使用时的缺陷。以钻进过程的安全监控为例,研究了这种方法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使用步骤有效果。  相似文献   
90.
库岸斜坡失稳及其引发涌浪问题是库岸斜坡灾害的重要研究部分,开展库岸斜坡失稳及其涌浪灾害风险分析研究对指导库岸斜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麻阳县大水冲水库滑坡为例,探讨库岸斜坡失稳引发涌浪灾害的分析方法,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10年和50年一遇5日累积降雨的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绘制滑坡影响范围内建筑物风险变化图和室内人员风险变化图。总结了在最危险工况下,大水冲水库滑坡总经济风险为249.3万元,室内人员的风险值达到27.8,并有产生翻坝的可能,但对沟口居民和水库坝体破坏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