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trends of distribution, translocation and seasonal change of heavy metal Pb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 sampling in Jiaozhou Bay in 1979,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1990'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urce of Pb in the bay was from wastewater and sewage in the east of Jiaozhou Bay from ocean vessels. Pb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in spring and lower in summer and autumn, and remained stable through sedimentation in the bottom layer.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was good in 1970's. Compar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of 1995-1999, Pb pollution had become serious. Therefore,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otect the bay from Pb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2.
浮游植物增殖能力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从浮游植物生态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新概念:浮游植物的增殖能力。增殖能力包含碳同化系数、光照时间和真光层的厚度,它充分反映了自然海区的浮游植物本身的增殖过程,并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也排除了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该概念可以克服初级生产力和初级生产过程的基础——叶绿素量的两个变量在海域中所观察到的不一致性。与传统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渤海海上 2个不同区块所产原油的红外光谱进行小波分析 ,分别获得不同尺度下的光谱信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尺度下的光谱信息 ,包括谱图的大体形状 (谱图的低频部分 )和特征峰信息 (谱图的高频部分 ) ,更好地对 2种原油进行了分辨 ,为提高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海上溢油鉴别的准确度探索出 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研究中,各类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多为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选取的各类指标可总结归为物理指标、生物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并且针对部分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了海岸线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如评价体系系统性差、评价指标科学性低及评价过程主观性强等,而加强学科交叉的同时对目前研究中不足深入研究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春、夏季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981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迁移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在夏季HCH的污染较重,而春季较轻.在时间分布上,在整个胶州湾夏季的表层和底层水体中的HCH含量几乎都高于春季.在空间分布上,胶州湾的东北部水域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为湾的东北部近岸水域提供了河流输送的HCH.因此认为,污染源是面污染源,由入湾河流形成的.通过HCH的陆地迁移过程和水域迁移过程的分析发现,HCH的表层含量高,经沉降,HCH的底层含量就高,而且,HCH入海后沉降较快.根据HCH的表、底层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提出了在春、夏季的HCH在胶州湾水域迁移过程的模型框图,表明了HCH的运动轨迹,清楚的展现了HCH在春、夏季的表、底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河海混合过程水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黄河口的表底层水样,分析全水样铜、铅、锌、镉、铬、砷、汞浓度.结果表明黄河口水中重金属浓度:丰水期>枯水期,且底层水总重金属浓度要高于表层.在从河入海过程中,总重金属浓度在河海混合过程阶段浓度变化较大,在枯水期整体上是由河向海的总重金属浓度逐渐降低,但部分金属在距离A03站位12.5 km附近有明显低值区,随后又有升高,主要原因为沉积物的再悬浮;在丰水期距离A03站点11.5~15 km,重金属浓度有低谷河段,随后又有一峰值,该位置比枯水期推后了约1.3 km.主成分分析表明,河水流量的大小和咸淡水的混合导致的泥沙的再悬浮和盐度影响到河海混合过程及河口重金属的浓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几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预测法,如海水温度变动预测法、海水透明度法、赤潮生物光合活性法;统计预测法,如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数值模型预测法,如营养动力学模型和种群生长动力学模型。文中提出,鉴于目前各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有害赤潮灾害预测的迫切性,为了尽快建立起有效和可靠的有害赤潮预测方法,在开展预测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和赤潮生消过程的现场监测,前者是建立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后者是预测方法建立的要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6年8月和2003年8月对埕北油田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海水中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沉积物中重金属、油类、有机物、硫化物的含量以及海水与底床中生物种类、数量和密度,进行历史变化趋势分析与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石油浓度有所上升,沉积物受到了铜的污染且油类浓度持续上升,底栖生物环境已属非健康状态,底栖生物受到石油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原理对港口储油罐溢油风险进行分析,从数据入库、数据编辑和溢油评价3个方面建立了储油罐溢油评价系统;从储油罐腐蚀、自然力破坏、误操作和疲劳老化4个方面分析了储油罐溢油风险源,介绍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油罐溢油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储油罐溢油进行定性评价;应用已有的油罐溢油风险概率计算公式进行储油罐溢油量风险评价。该系统的构建可以加强储油罐溢油风险分析与管理,为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溢油事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海洋溢油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海洋溢油风险评价与区划系统以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由溢油源数据信息、敏感区区划信息、溢油风险评价、溢油风险扩散模拟和溢油风险区划组成。实现对渤海海域溢油风险源进行溢油概率以及溢油后溢油量的计算,并对针对不同季节溢油发生后的扩散进行动态模拟,最终生成溢油风险区划图。为有效降低溢油风险、预防溢油事故发生后造成海洋水体污染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