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方法——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有关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的分析多是基于人均经济指标与人居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人均指标反映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潜力与可能性,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尤其是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较大的农区及牧区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程度.本文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分析中,加入了反映环境变化的因子,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概念模型;并利用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变化线性斜率值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区分了协调县区和不协调县区,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角度探讨了各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该研究为分析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1980-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常春  李亚平  杜也  孙威 《地理研究》2021,40(4):928-944
国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科学基础.采用1980-2018年长时间序列遥感解译数据,构建国土空间结构指数,运用多尺度区域比较、空间聚类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地区、市域、县域3个尺度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规律.结果 表明:①受湾区“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43.
王琳琳  王建  孙威  王婕 《干旱区地理》2021,44(1):221-228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推演出太阳质心到太阳系质心距离变化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重建太阳质心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距离变化时间序列,作为太阳轨道运动的替代性指标,使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分析0~25.0 ka BP太阳质心到太阳系...  相似文献   
44.
当前我国部门间横向联动和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的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为切实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监管,本文在开展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5.
Numerou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a remote location is the major factor 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Research to date, however, has not presented releva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or explained how to identify the concept of ‘remoteness'.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alongsid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that contain such entities and thre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is phenomeno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evaluate the location remoteness degrees(LRDs)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erms of both resource types and reg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re indeed remote from the overall samples. Based on spatial distances, the LRDs are α_1 = 1.36(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_1 = 1.14(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but when based on temporal distances, α_2 = 2.02(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_2 = 1.44(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Clear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LRD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resource types, with those in western China and forest industrial cities the most obviously remote. Finally, the numbers of very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i.e.,α 1.5 ∩β 1.5) are 14 and 19, respectively, encompassing 17.9% and 24.4% of the total sampled. Similarly, 25 and 30 not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i.e.,α≤1.0 ∩β≤ 1.0) encompass 32.1% and 38.5%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d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making for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given different LRDs.  相似文献   
46.
李佳洺  孙威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18,37(12):2541-2553
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空间平滑和条件逻辑选择模型等方法,重点关注企业在城市内部微观尺度下的区位选择,并对北京典型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 北京中小型制造企业倾向于在集聚区分布,符合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的特征,而服务业则是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布局;② 尽管微观尺度下多样化和上下游产业链对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依然有重要影响,但是与宏观尺度下不同的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过度多样化并不利于其发展,对于制造业来说区域专业化劳动力规模而非专业化程度更为重要;③ 政府对地铁等公共设施布局选址将对现代服务业的微观区位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大菱鲆的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  尤锋  张培军  许建和 《海洋科学》2005,29(12):75-80
对大菱鲆(Psetta maxima)的受精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大菱鲆从精子入卵、皮层反应、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直到舍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与其他已经报道的硬骨鱼的受精程序基本相同。在受精的整个过程中所有观察过的受精卵都只发现一个精子形成原核,并最终与卵原核结合形成舍子,由此判断大菱鲆的受精方式是单精受精。  相似文献   
48.
中国是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产销量已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然而有关汽车产业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区域尺度,对城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柳州市为案例,利用工商注册企业数据和核密度估计、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柳州市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汽车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河西、洛维、河东、阳和等城市组团,企业集聚范围逐步向东、向西扩散,其中向东扩散以柳东新区为主,向西扩散以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② 汽车制造业企业在距离市中心0~11 km显著集聚,空间集聚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③ 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地方化经济、政策是影响汽车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同时,汽车制造业JIT(Justin Time)生产方式也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格局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区位临近机制、价格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49.
网络化大都市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讨论的热点,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也成为国内一批特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际上城市副中心建设有不少成功经验,日本新宿就是成功典型之一。东京都政府在1958年提出建设新宿副中心的决定,并成立专门机构、编制研究报告、制订多项针对性措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商业商务服务功能高度集聚,人口集中明显,已经成为东京名副其实的副中心。其经验可概括为:合理规划并执行到位,交通先行与精心设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协同发展,土地供应始终瞄准定位,科研人才充分保障。这启示我国大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重视轨道交通建设、依托地方优势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机制并务需切合国情市情。  相似文献   
50.
普惠金融对降低贫困和促进发展成果分享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论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3421篇核心期刊论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热点演化,结果表明:(1)学术成果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加速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经由金融排斥、普惠金融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演化,其中农村、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发展效应是各阶段的共同关注;(2)国内普惠金融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包容性、开放性,多学科的参与推动着普惠金融研究的蓬勃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不同学科又有各自的关注点;(3)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过程、地方普惠金融发展的文化经济因素与关系网络、普惠金融的发展效应、金融科技的空间性及其潜在影响等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