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基于GIS的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APGIS平台,用Visual C++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了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系统.通过对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等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后,在MAPGIS系统下进行成图、配准和空间定量分析,最后建立预测模型.用该系统对煤矿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92.
刚度解析表达时高阶单步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有高阶单步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刚度为时间解析函数时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法仍然具有无条件稳定、无超越现象、有较好算法阻尼等特性,具体算例也验证了高阶单步法在解刚度硬化和刚度软化问题时比γ函数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3.
本研究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比分析了2018年和2015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极端异常事件。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早期出现在5月,8月和 9月强度达到最大,10月开始减弱,随后逐渐消失。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5年冷池海表温度距平值分别为-0.55 ℃和0.43 ℃,是1993—2018年26 年中冷池降温最强和最弱的年份。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风应力距平值为0.02 N/m2,而2015年距平值为-0.01 N/m2。2018年Ekman抽吸速度距平在冷池区域为正,2015年为负。经混合层热收支计算得到,造成冷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平流效应,且2018年与2015年的夏季(6—8月)降温平流项分别占49.2%和80.7%。冷池极端事件主要发生在6月,2018年6月冷池降温是2015年的2.76倍,并且海表净热通量项和平流项的异常对冷池极端事件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4.
2006年7月22日09时10分21.6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境内(28°01′N,104°08′E)发生Ms5.1地震,震源深度9km.极震区烈度为Ⅵ度,个别Ⅶ破坏点,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北东向.地震造成22人死亡,13人重伤,35428户、151168人受灾.2006年8月25日13时51分41.1秒,盐津县(28°03′N,104°07′E)再次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较7月22日地震略浅.微观震中由722地震位置向西北偏移约4km.由于震中位置基本相同,故地震灾害相互叠加,出现灾害加重现象和灾情范围扩大趋势,地震造成2人死亡,重伤7人,1万多户、4.5万多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1500多间,其中170所学校的校舍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895.
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昆仑山垭口地区有5个在时代上可以衔接的天然剖面,即垭口剖面(包括惊仙谷组、羌塘组、平台组和望昆冰碛层)、纳赤台沟组剖面、三岔河组剖面以及小南川和热水剖面,分别分布在垭口盆地、纳赤台后沟、野牛沟口、青藏公路原59道班和东大滩热水地区。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本区经历了以下演变阶段:3.4~2.5MaB.P.为温暖环境;2.5~1.1MaB.P.气候凉湿,高原海拔在1500m以内;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本区抬升至4500m以上,其中0.7~0.6MaB.P.期间经历了本区最大一次冰期——望昆冰期;0.6~0.3MaB.P.期间为间冰期,本区接受沉积;0.3~0.2MaB.P.发生垭口冰期;200~11kaB.P.为末次间冰期与末次冰期;全新世环境大暖期末本区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896.
漫长狭窄的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航道,研究该海峡内孤立波特征对潜艇、船只航行和海洋工程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哨兵1号(Sentinel-1)和高分三号(GF-3)SAR遥感数据,对马六甲海峡的内孤立波特征开展了详细研究。利用哨兵一号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20景有内孤立波的SAR图像和高分三号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24景有内孤立波的SAR图像,统计分析了马六甲海峡海域的内孤立波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内孤立波多以内孤立波包以及单根内孤立波形式出现,内孤立波头波的波峰线最长可达39km。采用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反演模型可以计算出内孤立波的振幅与群速度,计算得到的内孤立波振幅和波包的传播群速度分别为4.7m ~ 23.9m和0.12m/s ~ 0.40m/s。由KdV方程得到的单根内孤立波的相速度为0.26m/s ~ 0.60m/s。可以得到,马六甲海峡内孤立波的振幅与传播速度与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7.
本研究利用Argo温盐、Aquarius遥感盐度等资料,研究了阿拉伯海高盐水入侵孟加拉湾的主要路径及季节变化机制.分析显示阿拉伯海高盐水入侵孟加拉湾存在3种类型,即夏季型、冬季型和春季型.夏季型入侵发生在湾口西部,入侵时间为7—10月,净体积输送达1.53 Sv.冬季型(12月至次年1月)和春季型(3—5月)阿拉伯海高...  相似文献   
898.
雨生红球藻是已知虾青素(astaxanthin, AS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理想的细胞制备工厂。尽管研究表明添加α-酮戊二酸(OG,α-oxoglutarate)能有效促进混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AST积累,但在自养条件下是否也有类似效果不清楚。研究以自养雨生红球藻为对象,在正常(CK)、高光(HL)、缺氮(DN)和高光-缺氮双重逆境(HL-DN)下从细胞生长和AST积累两方面评估OG及其钠盐(OG-2Na)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添加OG或OG-2Na显著缓解HL、DN和HL-DN胁迫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培养至6 d的生物量分别为0.58、0.53和0.38 g/L,约是未添加组的2.0倍。添加OG或OG-2Na显著促进AST积累。培养至6 d,在HL、DN和HL-DN下, AST含量分别达到13.62、19.51和28.29 mg/g,是未添加组的2.39、1.16和1.35倍。同时在胁迫条件下,添加OG或OG-2Na有效提高单位细胞中AST含量。针对OG和OG-2Na添加,最大单位细胞AST含量分别出现在HL和HL-DN条件下,达到53.72和60.58 pg/cell,是对照的3....  相似文献   
899.
本文基于POM海洋模式,通过改变地形条件进行了不同海平面下的数值实验,探讨了日本海表层环流场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随着海平面的下降,日本海南部的对马暖流及其分支逐渐减弱,海平面降低至-90 m和-100 m时,对马暖流的东朝鲜暖流分支和日本近岸分支几乎消失;而日本海北部的寒流强度基本保持不变,仅寒流主轴位置逐渐向北移动。且海平面的下降使对马海峡流量逐渐减小,进而导致对马暖流的强度逐渐减弱,影响范围也不断缩小。研究结果对过去古海洋海平面变化过程中日本海表层环流的改变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00.
本文利用Argo盐度、SODA海流量、OAFlux蒸发量和TRMM降水量等数据,采用盐度收支方程定量给出了印度洋混合层盐度的收支,揭示了整个印度洋净淡水通量项、平流项、垂向卷夹项的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混合层盐度变化的主要贡献。结果表明,就多年平均而言,平流项负贡献(15.14%)大于正贡献(9.89%),说明平流输送把低盐水输送到高盐海域,导致印度洋高盐海域混合层的盐度降低。净淡水通量项的分布和季节变化与降水量基本一致,且正贡献(13.70%)大于负贡献(7.81%),说明净淡水通量项使印度洋的混合层盐度升高(因为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季节变化显著海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6?11月,西南季风漂流把赤道西印度洋的低盐水(相对阿拉伯海高盐水而言)输送到阿拉伯海西部海域,导致该海域的盐度降低。平流输送把孟加拉湾湾口和中部的高盐水带到北部海域,是导致北部海域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