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正、逆断层的精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勘察中,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寻找断层、破碎带等。从正、逆断层地电模型的二维正演模拟出发,使用合成数据进行一维、二维反演,研究正、逆断层及低阻破碎带在实测数据拟断面和一维反演、二维反演结果上的区别,以确定如何利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对断层破碎带D的倾向进行有效的定性、定量解释。从所获结果中可以得出,实测数据解释应以TM模式数据分层,TE模式数据判断倾向。  相似文献   
72.
扬子地区寒武纪纽芬兰世广泛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开展细粒混积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恢复沉积期物质来源、源区构造背景、古气候、沉积环境及演化,以及泥页岩储层评价和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下扬子地区最新完钻的XYZ-1钻井资料,综合钻井岩芯、岩石薄片、XRD分析、ICP-MS分析等手段,开展寒武系纽芬兰统幕府山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幕府山组为一套形成于局限海湾—碳酸盐岩台地—潮坪体系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岩性以深灰色、黑色(含钙质碳质)泥岩、浅灰色泥质灰岩为主,夹云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含陆屑碳质灰岩、安山岩和角砾岩.幕府山组沉积期,具有干旱炎热-温暖潮湿交替的古气候,总体指示正常盐度的浅水-较深水古海洋环境,垂向上显示从贫氧—缺氧到滞留硫化环境的演变.幕府山组细粒混积岩物源来自江南造山带和南京台地,源区岩石未曾经历沉积再循环作用,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具有相对高海平面的近岸局限海湾、半封闭滞留还原环境、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和古生产力水平,是形成富有机质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3.
本文研究了2种无机改性粘土在3种不同改性配比下对浒苔微观繁殖体去除效果及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去除率随改性粘土及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条件下硫酸铝(AS)改性粘土对浒苔微观繁殖体的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改性粘土,其中1:5 PAC改性粘土在0.5 g/L时去除率为62%,AS改性粘土则可达到80%。添加改性粘土后上层水体中浒苔微观繁殖体相对萌发率随改性粘土及改性剂用量的升高而降低,总体系相对萌发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在改性剂浓度为0.1 g/L时相对萌发率达到最高。两种改性体系中微观繁殖体在1:3配比、1.0 g/L浓度下均未能萌发。该结果显示,改性粘土可以有效去除浒苔微观繁殖体并抑制其萌发,这为我国绿潮灾害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为了进一步提高冬小麦产量估测的精度,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 PF)算法,对CERES–Wheat模型模拟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egetation 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VTCI)、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数据反演的VTCI、LAI进行同化,利用主成分分析与Copula函数结合的方法构建单变量和双变量的综合长势监测指标,建立冬小麦单产估测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模型,对2017—2020年关中平原的冬小麦单产进行估测。结果表明,单点尺度的同化VTCI、同化LAI均能综合反映MODIS观测值和模型模拟值的变化特征,且PF算法具有更好的同化效果;区域尺度下利用PF算法得到的同化VTCI和LAI所构建的双变量估产模型精度最高,与未同化VTCI和LAI构建的估产模型精度相比,研究区各县(区)的冬小麦估测单产与实际单产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6.25 kg/hm2,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1.51%,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产量估测的精度,应用该模型进行大范围的冬小麦产量估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5.
基于岩石摩擦滑动变形场的非均匀特征,开展了岩石蠕滑和黏滑两种形式的摩擦滑动规律研究。采用双面摩擦模型试验方法,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观测手段,分别研究了岩石蠕滑和黏滑变形过程中围岩位移场等值线、变形场非均匀统计指标、变形能密度与滑动面滑动速度演化及规律。结果表明:围岩位移场等值线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滑动面阻滑特征,其中强阻滑区域的位移等值线呈弧状且分布较稀疏,弱阻滑区域的位移场等值线呈平行状且分布较密集;岩石蠕滑过程中,非均匀统计指标呈现波动增长特征,岩石黏滑过程中,非均匀统计指标呈现出突变跳跃特征。岩石蠕滑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滑动速度均呈加速与减速滑动的交替状态,滑动面上各点滑动趋势不同;岩石黏滑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滑动速度均出现突变。岩石蠕滑过程中不同区域上的变形能密度均处于积累与释放的波动状态,岩石黏滑过程中不同区域变形能密度产生突变。  相似文献   
76.
77.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78.
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广泛出露基性侵入岩,按产状分为:(1)沿基底断裂大规模分布,并切割包裹主矿体的辉长辉绿岩;(2)侵入大红山群地层并与矿体无明显空间关系的辉绿岩脉。为进一步查明这些基性侵入岩的时代及关联地质事件,本文对这些基性侵入岩开展了岩相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存在多期基性岩浆活动。辉长辉绿岩和辉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664±18)Ma和(405±4.4)Ma;二者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相对富集Sm、Nd、La、Ce、Ba,亏损Ti、Th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无明显Eu、Ce异常,Nb/Ta和Zr/Nb值揭示在岩浆侵位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辉长辉绿岩具有高的MgO(4.84%~9.74%)和低的TiO2(0.87%~2.73%)含量;并且其(87Sr/86Sr)i值为0.691 65~0.704 54,εNd(t)值为0.89~1.79,表明其形成...  相似文献   
79.
根据2022年8月大潮期间庙岛群岛岛屿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2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17种);定性调查共鉴定42种,软体动物最多(30种)。潮下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低于潮间带定量调查,其中软体动物最多(2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34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82g/m2。潮下带平均丰度为180.2个/m2,平均生物量为708.02g/m2。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187、1.723和0.540;潮下带H′、D和J′平均值均高于潮间带,分别为1.301、2.204和0.669。在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施氏玻璃钩虾(Hyaleschmidti)、平背蜞(Gaeticedepressus)、潮间海钩虾(Pontogeneialittorea)等。潮下带优势种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