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华北古大陆南缘的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秦岭大部分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华北古大陆南部边缘,以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赋矿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按矿床形成作用方式可以划分为:(1)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主要以洛南-栾川钼(钨)多金属斑岩组合成矿系统为主,成岩方式为壳幔同熔的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的浅成侵入与定位;(2)构造-建造-流体成矿作用,按不同构造作用层次再细分为中深层次的构造作用(主要形成韧性剪切带型矿床)、浅层次构造作用(主要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22.
威宁宣威组底部硅质页岩Rb-Sr古混合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黔相邻地区,二叠纪宣威组下部发育一层硅质页岩和碳质页岩。页岩层位稳定、分布广泛,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凝灰岩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用迭代法恢复硅质页岩的Rb-Sr同位素古混合线,得到硅质页岩的年龄为(255±12)Ma。这个年龄不仅支持地层古地磁研究结果,而且符合地层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Rb-Sr同位素古混合线年代学方法在中生代地层能够适用。这个年龄与普遍认为的峨眉山玄武岩主喷发期258Ma从时代关系上相符,而且有效地约束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上限。  相似文献   
23.
华北陆块南缘(河南段)出露的富碱侵入岩类集中分布于卢氏-确山一线。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②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以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③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富碱岩浆岩带,据岩石组合自北而南划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类亚带和南部石英正长(斑)岩亚带。在形成时间上富碱岩浆活动集中于晚元古代末期(700Ma±)和海西晚期(300Ma±)。  相似文献   
24.
东秦岭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统计分析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5.
东秦岭灰池子花岗岩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基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正伟 《岩石学报》1991,7(3):88-94
  相似文献   
26.
27.
河南省伏牛山混合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牛山混合型花岗岩以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体,年龄97—180 Ma。与之伴生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混合花岗岩和残留岩块都具有明显的同源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受古陆壳硅铝质混染的壳源花岗岩类。它由板块碰撞效应引起的递进花岗岩化作用形成,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源岩的某些特性,说明了地质背景对该类岩石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矿床产于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其矿物组合和热液蚀变特征类似于MVT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部分铅锌矿床的矿石显微岩相学结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脉石矿物和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学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确定了该类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成矿过程。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不同赋矿层位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特征,为中低温(160~260℃)、较高盐度(10%~22%NaCleqv)、含有低密度的CO_2、CH_4和N_2的卤水,不同于MVT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铅锌矿床硫化物的δ~(34)S范围均落在对应赋矿地层时代蒸发岩中的硫酸盐和生物成因硫化物的δ~(34)S演化曲线上或其附近,表明这些铅锌矿床硫化物中的S可能主要来源于对应地层本身。结合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认为Pb、Zn等成矿元素的Cl络合物是成矿元素的主要搬运形式,富含Pb、Zn的成矿流体与赋矿地层中富含H_2S还原性流体的混合是铅锌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西昆仑阿巴列克地区地层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巴列克地区位于西昆仑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带的中部,该区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为阐述成矿物质来源,本文系统测定了该区霍什拉甫组8条地层剖面82件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其∑REE、∑LREE、∑HREE、Y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2~220.70)×10-6(、5.82~198.46)×10-6、(1.49~32.74)×10-6和(4.77~91.30)×10-6;绝大多数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为典型的LREE富集型(∑LREE/∑HREE平均值6.57),轻重稀土分馏显著[(La/Yb)N平均值8.20],并具弱负Eu异常(δEu平均值0.77),Ce异常不明显(δCe平均值0.88)。对比研究发现,阿巴列克地区地层样品与西昆仑多金属矿带内其它四个代表性矿床(铁克里克、塔木、卡兰古、托库孜阿特)的岩石、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较一致,表明该矿带众多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围岩二者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0.
1 Introduction The native copper-chalcocit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the Emeishan basalt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many scientists engaged in ore deposits in recent years, but their focus is more put on the deposits hos- ted in the high-Ti basal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