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节约常规化石能源、减少CO2排放。为掌握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的适宜性特点,对该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新区建成区和规划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掌握的多年实际勘查资料和测试数据,通过综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兰州新区440 km2的区域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 兰州新区拥有较为优异的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区内地层结构简单且分布稳定,岩土体综合热导率、比热容、地温梯度均较高,十分有利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而受到含水层富水性弱、水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差。(2)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共划分3个属性准则和7个要素指标,采用指数标度分别构建了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全部高精度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优化了各要素参数的无量纲化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更符合实际。(3) 研究区内对于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影响较大的要素主要是平均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评价显示兰州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较适宜区总面积359.46 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81.70%,主要分布于秦王川盆地平原区,其余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建设。评价结果对兰州新区乃至其他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为了对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多方法、多深度和多参数解释,提高航空电磁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以河北曹碑店地区、定陵—北京十三陵水库地区、黑龙江宝清地区、澳大利亚桥维拉地区、山东黄河口地区的航空电磁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利用航空电磁法研究海侵程度、水质填图、寻找浅层淡水的定性和定量解释方法。结果表明: 航空电磁法可以快速高效地研究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及海侵程度空间分布特征,快速计算地下水矿化度,尤其可为大范围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多层次的海侵底界面和水平界线、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及水质分布信息,在多个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水文地质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73.
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是科技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在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区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空间分布和典型灾害体特征,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灾害点的关系.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岷县-漳县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小型、中型的黄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总体表现为数量多、分布广,与发震断裂和水系关系密切,滑坡灾害危害严重;2)地质灾害分布密集区与地震烈度的极震区基本吻合,且地形坡度为10°~30°的范围内与地貌高程2000~3000m的范围内地质灾害分布最为密集,它们的灾害数量分别占震区地质灾害总数的70.1%和84.4%;3)震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总体展布特征受控于NW向的韩家山-梅川镇断裂,其是NWW临潭-宕昌断裂的分支断裂.  相似文献   
74.
GPS/GLONASS组成定位系统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GLONASS的组成及其运行状况,并与GPS进行了比较。为了检验GPS/GLONASS组合定位系统的灵敏度及其定位精度,在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GPS、GLLNASS、GPS/GLONASS三种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新疆43个站点的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闪电监测与人工观测雷暴在时间分布上一致性较好;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地区有阿勒泰和喀什地区;观测站有雷暴记录时闪电定位监测也有闪电记录的比例达64%,表明监测结果有效;新疆云地闪中,负地闪占90%,远多于正地闪。正闪强度上大于负闪强度。雷电流陡度主要分布在-20-20 KA/чs 之间;新疆区域内雷击大地密度按新规范估算的值大于老规范的估算值,更远大于闪电定位仪实际监测值。  相似文献   
76.
从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的阴影处理角度出发,分析了阴影区域在彩色空间上的特征;采用HIS彩色空间3个通道的联合阈值测度进行阴影检测,并利用高斯函数进行地物纹理几何细节的多尺度抽取,提出了针对影像灰度图的阴影补偿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最大限度保留阴影区域原始特征的前提下,对阴影区域信息进行补偿,保证了影像后续处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概述甘肃省东乡县"3.2"滑坡危害现状、成因及应急治理方案基础上,结合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紧扣针对县城特大地质灾害实施开发性综合治理基本思想,遵循总的地表、地下排水设计原则:收集大气降水及其他一切地表排水,尽可能减少或防止地表水渗入填方体;疏通填方区已有地下水径流通道,防止引起填筑土体物理、力学性状发生质的变化。就综合治理工程中的主体工程—压脚填方工程中的地表、地下排水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通过目前初步的施工工程效果来看,填方体最底部的地下排水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78.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历史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简述基础上,结合城镇化进程,提出目前武威市的农业用水来源于祁连山山前水库拦蓄地表水,景电二期延伸工程向民勤所调黄河水及部分地方开采地下水;工业、生活用水均取自地下水,水量供给与天然补给上已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就城市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而言,以传统的地下水开采影响半径为基本依据所进行的现代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是不合理、不够科学的,应当在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基础上,将水源地上游整个流域划定为保护区,以永久性解决城市地下水供水中存在的水源地安全问题。另外,针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调水方案,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应从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出发,遵循第四世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通道,在全流域实施压减灌溉面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所调黄河水与祁连山山前部分水库地表水部分地或全部地从石羊河上游———武威盆地上游区域通过灌溉或其它方式下渗,补给进入地下水系统中,最终达到六河水系及下游地下水位停止下降,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的综合治理规划目标,而不是将水直接调入下游民勤盆地。  相似文献   
79.
兰州城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对地质环境扰动的人类建设工程活动强烈,引发城市南北两山斜坡区段地质灾害频发。对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分析后认为,地形、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是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80.
青藏高原中西部板块缝合带航磁特征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几条板块缝合带,均能见到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的蛇绿岩分布,它们中的多数在青藏高原中西部1:100万航磁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按其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3类,供鉴别缝合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