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利用三亚赛德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在崖州湾西部角头鼻附近海区所采集的地质资料,对该区的地貌、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海滩反递变纹层自下而上粒度由小到大,重矿物富集于纹层底部,它是前滨冲流“剪切分选”的产物。原生反递变纹层常被激浪破坏和再造,遇到后期加积海滩过程时,才能保存于海滩层理中。海滩层理的现场观测是研究海滩层理反递变纹层形成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新疆阿勒泰多拉金矿矿石组份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勒泰多拉金矿床的矿石类型、构造和结构、矿石成分、主要矿物—自然金的物化特征,赋存状态及含金主要矿物黄铁矿的特征和矿石中的碲化物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新旧海洋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产生背景、体系、含义等方面的对比,找出各自的特点.并针对新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尽快修改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葡萄牙特洛亚半岛海滩近十余年受到强烈侵蚀,海浪冲刷到数千万年稳定的古罗马遗址,在2006—2007年,当局将28.6万m3港口航道疏浚沙抛填至海滩上,进行养滩修复,效果较好,扩宽了干滩,稳定了古罗马遗址,发展了旅游业。这不仅是一个完美高效的养滩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极其节约的工程,使用疏浚沙不仅降低了运输费,还为港口节约了购买抛沙海域的费用。我国港口航道甚多,每年至少约有8亿m3疏浚沙,很少用于养滩工程,反而购置河道沙和邻近河口沙。若改用疏浚沙养滩,可极大地降低养护成本,既可节约购沙经费,还可为港口部门节约抛沙海域的购置费用,而且也能为抛沙取沙海域维持正常的航运环境。  相似文献   
36.
启东碧海银沙沙滩位于长江入海口北支口北侧启东嘴附近,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受长江江流、海水风暴潮和潮流等影响,海岸地质背景较为复杂,以海陆交互作用的潮间带和水下三角洲地貌为主,本身地质条件并不适合作为沙滩旅游项目的开发.自2011年起,恒大集团在这里使用泥岸人造沙滩技术,通过围堤筑坝、滤沙净水,成功建成了围海7.23...  相似文献   
37.
上海市金山区位于杭州湾北岸,发育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潮滩低平、颗粒极细,下陷0.1~0.2 m,且风暴潮期间海水泥沙含量极高,泥层易滑塌。2005年,在金山潮滩构筑3.3 km封闭式围堰围海成湖1.72 km~2,近岸抛沙15.6万m~3并设防泥网建成长度1.4 km的人造沙滩进行跳相养滩,后经多次补沙和围堰加固,将"黄水黑滩"变为"碧海金沙",成为金山城市沙滩。该人造沙滩是中国首个泥岸养滩成功案例,后有天津东疆浴场、潍坊央子人造沙滩、南通启东碧海银滩等10余个人造沙滩建成。金山城市沙滩封闭式围堰消浪护沙、稳定沙滩,结合"沉泥碧水"技术维持海水清洁且防止新滩泥化;固定式防泥网较为坚固,保证游人安全。其围海成湖、沉泥碧水、抛沙建滩及泥沙界网等工程技术为中国粉砂淤泥质海岸人造沙滩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8.
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岸的自然条件、海洋生态、开发利用现状,灾害地质、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评价、筛选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因子,以辽宁省为案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据此为围填海的规划、管理探讨有效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寻北京降水量序列的年代际变化规律,采用张德二恢复的北京1725~1904年逐年降水量序列研究成果,并将该序列延长至2012年。对北京1725~2012年逐年降水量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发现其具有多个跃变点,且表现为20~22a,32~36a,80~90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太平洋SST和PDO对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有着重要影响,对华北地区的降雨也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函数(CEEMD)的方法来对1870~2012年的Nin ?o3区SST指数进行逐步分解,发现Nin ?o3指数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为了研究太平洋SST和PDO对北京降雨量的年代际作用,使用交叉小波变换的方法从多时间尺度来对两者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北京降雨量与Nin ?o3区SST在16~24a的时间尺度上有着强凝聚性共振周期,与PDO在16~24a及30~40a时间尺度上有着强凝聚性共振周期。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多时相卫星图像的解译和对比,简述并分析了辽、冀、津3省(市)临界区约200km海岸特征与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