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5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张鹰  张东  胡平香 《海洋学报》2008,30(5):29-34
出露潮滩上土壤含水量的遥感测量是潮间带地形地貌测量方法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潮滩生态环境深层次认知的一条途径。借鉴陆地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的经验,通过分析实测潮滩土壤含水量与其光谱值的关系,建立出露潮滩上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影像的土壤含水量进行反演尝试。研究结果为:(1)潮滩土壤含水量与光谱反射率的关系,波段的相关系数以ETM+4的相关性最大;(2)从多元线性模型、单波段模型、比值模型、仿植被指数模型的应用比较看,对于潮滩土壤含水量的遥感反演模型选用单波段模型的误差最小。结果表明,通过遥感测量和监测模型的反演,可以迅速得到海岸潮间带露滩上土壤含水量分布。  相似文献   
52.
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芸  张鹰  王晶晶 《海洋科学》2008,32(5):32-35
对实验室固定粒径的悬浮泥沙水体的反射率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反射率的敏感波段,建立了遥感反射率和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同时,又利用野外现场实测的光谱反射率和悬浮泥沙中值粒径,建立受粒径影响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的反演效果最好,其次是幂指数模型,而线性模型的反演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3.
根据实验室测得的和野外现场实测的悬沙质量浓度、粒度与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和同一质量浓度不同粒径大小的悬沙水体的光谱特征,选取了质量浓度的敏感波段,建立光谱反射率与质量浓度、粒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光谱反射率具有双峰特征;同一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随着粒径的减小,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粒径大小与反射率呈反比关系;光谱反射率、质量浓度和粒径的指数关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遥感技术在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艳君  张鹰  王进华 《海洋科学》2002,26(10):51-54
以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为例,介绍了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原则,并着重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功能区划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够高兴,准确地进行功能区地物识别分类,制作出高精度的区划底图,促进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  相似文献   
55.
海岸带滩涂地貌演变遥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香  张鹰  姜杰 《海洋技术学报》2004,23(4):130-133,139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岸带资源调查的有效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规划、防灾减灾、滩涂开发利用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海岸带资源调查中,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感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为海岸带资源调查和地貌演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手段。文章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江苏省安台线(海安、东台之间海域界线)勘界工作中的运用,采用较新的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工作底图,同时利用1988—2003年之间不同时相的七景影像监测滩涂的演变,在提供了准确的滩涂地形、地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潮沟的变化推断出滩涂的演变,为海域勘界工作提供了有力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以江苏盐城海岸为研究区,以2006年、2008年、2009年三景空间分辨率为10m的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影像上提取海岸线、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的方法,以此分析港口/围海造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岸段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相比,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提取出地物更细微的特征,因此可以根据高潮时水陆分界上留下的地物特征提取出平均高潮线;2)结合影像当天的潮位资料,根据平均高潮线、影像上瞬时水边线、平均低潮线三者之间距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定出平均低潮线;3)从得到的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可以看出,2006年后平均高潮线每年都在不断淤涨,而且淤涨的幅度在增加。平均低潮线2006—2008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008—2009年平均冲刷了840m,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7.
基于MODIS的海州湾可溶性无机氮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州湾海域,DIN质量浓度与MODIS影像第1、4波段的反射率呈正相关,与第2、3、5、6等波段的反射率呈负相关,这里既体现无机氮基团的吸收特征,也反映了叶绿素a和黄色物质质量浓度与DIN质量浓度间的密切的联系.在MODIS的波段组合因子中由蓝绿波段反射率构成的因子F11(3,4)与DIN质量浓度间的相关性达到0.8...  相似文献   
58.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的获取和可视化对于江苏近海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设计以下方案:首先利用可见光水深遥感反演技术,建立削弱悬沙影响的水下地形遥感反演模型,获取沙脊群水域的水下地形;然后以ActiveX Control和COM对象组合方式基于OpenGL技术开发三维地形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 Visual Terrain Platform,VTP ),构建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系统,实现沙脊群水域水下地形的可视化及地形信息管理.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为管理、开发和利用近海海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海州湾赤潮发生期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秋季海州湾赤潮监测资料,分析了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发生前后主要营养盐变化特征、赤潮发生与天气的关系.发现:赤潮发生前,海州湾近岸水域严重富营养化,成为本次赤潮发生的条件.赤潮发生过程中,天气晴朗、海面风力小,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增加,Chl-a质量浓度上升,温度、盐度变化不大,DO和pH值变化较大,N/P升高;营养盐中P降幅最大,P被认为是本次赤潮的限制因子,Si也被大量消耗,但其质量浓度下降滞后其他营养盐.10月6日以后,主要营养盐质量浓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赤潮开始消退.  相似文献   
60.
海岸带星载高光谱遥感影像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星载Hyperion L1R高光谱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完整的影像预处理流程及相关算法,包括利用像元灰度斜率阈值法、波段全局归一化法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法实现影像的坏线修复、垂直条纹去除以及潮滩研究区的地物分离.然后结合FLAASH大气校正处理以及几何校正处理,得到潮滩地表真实光谱反射率影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流程为潮滩地物进一步的高光谱定量遥感解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